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简友广场
心理| 孩子,你可以不抑郁

心理| 孩子,你可以不抑郁

作者: 木槿花等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3-10-28 17:37 被阅读0次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30%是18岁以下青少年(其中50%是在校学生)。

    调查显示,在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各种因素中,选择最多的为“升学压力”,人数为11779,占比为54.66%;其次为“父母期望”,人数为9386,占比43.55%;“学校考试评比”,人数为8614,占比39.97%;选择“教师言行”“人际交往”与“成长困惑”的人数相对平均,分别为4027、4729、4096,占比在20%左右。  

    其中,处于非常焦虑状态需要寻求帮助者达511人,焦虑到无法正常学习者158人,已在医院确诊者107人,共占比29.36%。其中,在已经确诊焦虑的青少年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者分布较为平均,分别占比为34.83%,33.71%,31.46%。

    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跌的后疫情时代,青少年抑郁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固然有经济投射之下的教育内卷,过度追求分数,评价标准单一等因素,我觉得跟父母的态度也有关系。

    我没有真正细致去了解,没有做过问卷调查,没有和抑郁的孩子有更专业深度的交流。最近二起抑郁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个姑娘是名校的初三学生,在实验班,老师要求高,作业多,每天作业常常要写到很晚很晚,节假日基本没有外出的时间,小姑娘尽管成绩不错,经常考第一,但是她不快乐,对学习是抵触的,初三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百十斤,她只有七十斤,个子低很瘦弱,不好好吃饭,后来妈妈把她转到一所普通学校,但是一段时间,她又感觉老师讲得太简单,在取得年级第一之后,恰逢家里有事情请假,就再也不想上学了。她家里有公司,不上学她可以在网上学习,也可以报一对一的私教。

    还有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父亲是高校的教授,母亲是副局长,疫情期间父母忙,常常放他一个人在家,有了网瘾,疫情结束好长时间不想上学,这学期开学也是断断续续不想去学。

    这二个家庭条件都不错的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现象让我反思:穷人的孩子会这样吗?假如父母为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会怎样?

    没有做过细致统计,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是不是抑郁的比例要高一点呢。

    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他们出现学习上的障碍,父母可能无暇管理,会随着他们的心意,过早地把他们推向社会,也许暂时没有抑郁的征兆吧;也可能目睹父母的辛劳,有感于父母的不容易,他们的心智过早地成熟,少了矫情和撒娇进而奋发有为取得成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呢。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父母是不是要孩子更多地承担一些“任务”,做做家务、做做饭,更多去帮助他人,带领他们看看其他人的生活,在更广阔的天地有获得感,而不是“我的眼里只有你——学习”呢?

    想起了我的孩子,小时候,因为有早读,我总是第一个把他送到幼儿园,门卫的叔叔见我赶来,就一个健步走上前把他从电动车上抱下来,我调转车头就走,来不及和孩子打招呼,来不及看孩子想哭的表情,孩子习惯了不要妈妈哄,在门口自己叠着小手绢等着小朋友来;而妹妹的孩子有老人照顾,有个自由职业不用按点上班的父亲,所以他经常迟到,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上幼儿园,有时候是想喝外面的早餐去晚了,有时候是早上找不到自己想穿的衣服去晚了,有时候是不想起床磨磨蹭蹭晚了,诸如此类的原因造成常常不去上幼儿园,而我的孩子从没有过不去幼儿园,因为家里没有人陪伴照顾他,也许跟着妈妈风驰电掣到幼儿园等小朋友和老师是他最好的选择。,

    当然那些抑郁不想上学的孩子也许原因很多,但请父母柔韧地坚持,和孩子一起打败困难,而不能不想上学就不上了,因为孩子在学校除过学习之外,更多的是和同龄孩子面对着较为真实的未来生活,他们要在学校学习劳动,遵守纪律,学会合作和妥协,要有碰撞并且解决,而这些未来他们都会真实地面对,回到家中有私教,有良好的条件,但是没有竞争,却也失去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的机会,而缺少的这一课,未来,都要一课课补上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 孩子,你可以不抑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rm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