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上班的日子,总不希望领导看到我正在进行文章日更和读专著。于是,我把日更的时间安排在早晨,且在别人来上班之前完成它。但对读名作家专著来说,每天只安排一点时间是不够的。为此,如果在某一天预计到真的没什么紧迫且重要的事情可做,我就会选择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展开阅读。时不我待啊,好书必须多读。
二
记得在2019年,我曾花了百余天时间读《诗经》和《唐诗》《宋词》,觉得自己的文章开始有诗意了,越来越软化了,柔美了。时跨四年,在今年九月份前,因写书的需要,开始精读兰溪先贤的理学书籍,觉得自己写文前能进行一些主题思想的探索。这几天,因为创作思路“堵塞”,忽然悟到单单阅读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并不够,必须选择一些国外十八、十九世纪的知名作家撰写的文章来阅读,以弥补当下文思的不足。毕竟他们的写作视野更加开阔,感受新鲜,思想奔涌,文笔洒脱,即使写一年四季的随笔,也充满着智慧和灵性。那种“相见很晚,欲罢不能”的感觉,时时在心坎里突显。
三
在大师面前,你觉得自己刚刚开了窍。因为他们洞察这个世界时,有自己的视角,也有自己的思考。
在大师面前,你无法对现实生活不满意,尤其在了解了他们一生贫病交加,走过的道路坎坷不平。
在大师面前,你无法自我懈怠。毕竟你只是掌握了写文章的一些技巧,或者说在“术”方面得到了一些锻炼,与深耕毕竟还是两回事。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9月4日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