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哲学/近代 探求普遍性13~《法哲学原理》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经典哲学/近代 探求普遍性13~《法哲学原理》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3-08-09 07:07 被阅读0次

自由的根据在于教养与人格的相互承认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选出好的欲求呢?选出好的欲求的条件是什么呢?

黑格尔认为,人目前的欲求只是一种冲动的形式出现的恣意而已,恣意是主观而非客观的。但是,人的意志能够反省,从更加普遍的视角反思恣意,从而将主观的事宜提升到客观的层面上。黑格尔将提供给人更加普遍的视角条件,称为教养。

我们有时将教养与知识看作同义词,但是,黑格尔所说的教养,是一种能够判断对自己而言的好是否是普遍的好的能力。

教养告诉我们,社群具有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自由就存在于人人追求各自看来的好,并且使之成为现实的过程中教养带来的智慧,促使人们承认所有人都是追求好的存在。黑格尔将之称为人格的相互承认。

人格含有权利能力。人格是抽象的、形式权利和法的、概念及其自身的抽象基础,因此,权力与法的命令要求对自身及他人所有人格的尊重。

人格的相互承认与教养共同构成自由的基本原理,这就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主张,也是本书思想体系的根基。

自由通过社会制度实现

黑格尔的教养使我们认识到好的多样性,为了人人都能追求各自的好。

我们需要在人格上互相承认。

但是,一旦将目光转向现实生活,我们会意识到,黑格尔的理论其实并没有得到实现,虽然他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现实与理论的差距实在太大。黑格尔将认识现实情况之上,主动追求普遍正确的意志,称为道德。

一定要消灭不平等,必须消灭战争。道德就是这样,以实现善为目标的心。

在我们不受他人命令,能够自由的决定目标时,道德也就成为一种自由的体现。但是,道德最大的弱点,在于仅仅描绘了理想状态,而不具备实现目标的手段方法。

要想人人把握住对自己而言的好,并且与他人分享,从中切实地感受到自由,仅仅画下蓝图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呢?我们需要的其实是现实条件—社会制度。

有关自由原理的论断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后半部分的伦理中,详细讨论了实现自由的社会制度,议论繁琐,但是其中观点与我们在前面读过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制度必须是人人都能够实现各自的好的实质性条件,当然,有些人感到十分幸福时,必定有些人感到不那么幸福,对于所有人而言的幸福,这种观念本身就不成立,市民社会也无法避免产生贫富差距。

但是,我们倘若因此就否定市民社会,则是本末倒置。市民社会,以人的欲望为依据产生,存在和产生贫富差距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因为贫富差距存在就全盘否定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民社会。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我们应该在人格的相互承认这一前提下,认识到差距是不合理的现象,通过财富再分配,即义务教育等等制度调解差距,如果我们只是放任差距扩大近代社会的根基,人格之间的相互承认这一理念,最终只会名存实亡。

黑格尔一生非常勤奋好学,除了哲学以外,他还对经济学、政治学及历史等诸多领域有所涉猎,但是,黑格尔没有在书中自负地夸耀学问,而是非常真挚地思考自由对人的生存而言的意义与价值探索,使人人都能够过上好的生活的条件。

黑格尔对此作出的回答—人格的相互承认,与卢梭提出的公共意志共同成为近代哲学探索得出的决定性原理。

相关文章

  • 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名言出自《法哲学原理》,英语翻译是:what is rational is a...

  • 邵雍与黑格尔《北宋大儒(二十二):邵雍》《解密邵氏文化系列一百二

    邵雍与黑格尔 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11页、《小逻辑》43页写到:“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

  • 你为什么收入这么低?

    200年前,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后来被众多社会学家奉为至理名言;无独有偶,《法哲学原...

  • 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释义》

    2018年读完的第21本,高兆明教授著《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释义》,有段时间没读过纯粹的哲学著...

  • 你最喜欢做的事是找理由

    “一切存在即合理”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这里的“合理”的原意不是“合乎情理”或“符合社会公共道理、公理”之...

  • 存在既合理

    这句话应当是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序言,原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 光阴不负——匪夷所思

    有些事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是不太会相信,自然也不可能理解的。 《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或许正是生活中这...

  • 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 该书于1821年正式出版,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属于精神哲学部分。 法是自由...

  • 平卡德:站在黑格尔的大伞下理解现代世界

    1838年,柏林的大学生马克思因劳累过度患神经衰弱而不得不接受疗养,他本想拿起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催眠自己,但反...

  • 黑格尔哲学体系

    黑格尔的生平活动 黑格尔的生平 威廉 • 弗里德里希 • 黑格尔(Wilhelm Friedrich Hege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哲学/近代 探求普遍性13~《法哲学原理》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bl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