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2018是奇妙的一年。从命理上看,本年度不应该是激进的一年。于是,选择了在学习沉淀。说来也巧,遇到了阿楠,遇到了《跃迁》,遇到了脑图,还遇到了《博赞学习技巧》。想起2012年最down的时候,我曾通过“英雄”推荐的俩本书,把自己从困境中整个拖离。整个2013-2015,都是顺风顺水。
人生起起落落。感恩的是,总有人或事,在我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在底下托住我,有时候是闺蜜,有时候是客户,有时候是同事,有时候,也许只是平生素不相识的人。
今天和Richard说我要重温《跃迁》,一来是因为此书借了已久未还; 二来当时无论是视频或读书都觉智慧大开,觉得对自己影响很大,但当时并未接触脑图,故而读书笔记未作。于是今天想一起完成。
幸好以前是有些基础的,于是这次自然需要通过博赞的学习方法。在晚上八点半前,到最后一页了。合上书,仔细想想,确实书里还有些艰涩的部分。如此看来也只能算是勿囵吞枣了一遍。
通读的过程里,发现很多知识点已经忘得七零八落如秋之落叶了; 有些知识点,似乎以前也直接被忽略的。也罢,幸好这次直接作了脑图,细节便可慢慢再加。
为什么要重读呢?
1.认识《跃迁》已有小半年了。似乎在理念上,已经实现了认知跃迁和个人能力跃迁了,但实践部分总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整理笔记的过程里,得出的结论似乎限制成长的应该是“无法和陌生人协作”模块。
2.希望能有效帮到Richard的学业(然后通读的过程里,我并没有发现新的闪闪动人的地方)
希望重读之后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
重新组织目前现有的认知知识架构。戒骄戒躁 ---- 整理笔记的过程当中,更得出一些结论,我的很多思想观念,还保持在单机学习里面,思维的不够缜密导致了一些错误的决定,例如转学事件。但是,问题又来了,如何更高效的去寻找优秀的联机学习者呢?
PS:这次运用了小工具,书里的有些图片,直接用喵喵机打印好,剪刀裁切后贴上去就O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