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直在思考孔夫子这三句话。古代的知通智,学习知识,其实就是学习智慧。学知识在于应用,才能转化为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才能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不为外界,舆论的观点所迷惑。这是人智力的发展。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内心应该是淡定的,不焦不燥,不会有忧虑。这是人情感的发展。勇者不惧,遇到困难,不害怕,有坚强的抗挫能力。这是人意志力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智,情,意,相辅相成。联系到我们的教学,经常有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如果教学仅仅为了完成知识目标,不能应用,就不能转换为智慧。单纯追求知识目标,没有情感的参与,那也是没有血肉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培养意志力。论语一本书的智慧是与无穷的,简单一句话,就给予人很大的思考空间。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很重要的。
想到学子们,十年寒窗,为了过高考独木桥。单纯的死学,死记硬背,能得高分吗?今年的高考作文,对传统文化历史的考察,管仲,齐桓公,鲍叔,三人的评价。如果看了论语,就知道孔夫子对管仲的点评是很赞的。
学国学,研读国学,对每个人都有益。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少刷点题,多去阅读,多读经典,和伟大的人物交流,感受他们的思想。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背了一些死的知识点,而没有形成自己的智慧。遇到事情还是不知怎么解决,还是糊涂的。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有一颗善良的心,感恩的心,心怀仁义。希望现在的孩子们有坚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真正做到孔夫子所说的,智者,仁者,勇者,需要一辈子去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