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罗振宇所说的“做事儿的人”是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的?

罗振宇所说的“做事儿的人”是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的?

作者: 张慧plus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21:45 被阅读0次

    我们说话的方式和内容,往往能反映出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

    我平时与公众号的好友交流还算多,也会经常讨论一些职场心得、业务内容,甚至生活话题。这其中,每个人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各不相同,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是能够从不同的提问中看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为何会有这样的思维。

     01 

    两个栗子

    举个栗子,以下几种是我经常收到的典型提问:

  1. 我做事情总是有拖延症怎么办?

  2. 我总感觉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你是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关系的?

  3. 我该如何处理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呢?

  4. 关于考研和工作,我该怎么选呢?

  5. 我性格总是很内向怎么办?

  6. 进入中年危机怎么办?

  7. 与此有着类似结构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这类问题的提出方式乍看没问题,不过再细看会发现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点:很抽象,几乎可以套用于任何人,而且每个问题几乎都能单独做成一个大课题了,而不是某个人正在面临的某个个性化的具体问题。

    这里的“抽象”是相对而言的,就问题本身的完整性来说,是不抽象的,但是结合提出者的所处场景就不一样了:这些问题一般是微友私信我的,或者发在群里@特定人的,这就说明提问者正在受此问题困扰,但却没交代他自己正在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来龙去脉是什么。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

    1、回答者往往需要追加很多更具体的问题,以界定提问者要问的具体问题到底是什么。整体来讲,这种沟通方式是非常低效的,浪费了彼此很多额外的时间。

    比如,面对第二个问题时,我会觉得无从回答,因为一方面我没有觉得我在兼顾工作和生活方面有遇到什么困难,另一方面提问者抛出的是一个抽象大课题,我并不了解他具体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这时往往需要我再继续问:“这个问题太大了,你是遇到了什么具体困难了吗?或者目前有哪些具体事情是你无法处理的?”这个时候对话才能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继续下去。

    其实,提问者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把目前他的困扰、遇到的具体事情、想要达到的解决效果一并说清楚。

    2、如果没有太多时间一来一往地追问的话,回答者也只能给出一个相对抽象、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的回答。但这样的回答对于提问者本人来说可能适用性会差一些。

    再举个栗子,还有一部分提问者是这样描述问题的:

  8. 你怎么看待职场中同级之间的竞争关系?会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分享给同级的竞争者吗?

  9. 绩效考核的时候,你对强制比例分布怎么看?有的员工明明表现很好了,也很努力,最后却因为比例分布打了B或C,很失望。如果你作为打绩效的Leader,你会怎么处理?(因为提问者本人就是打绩效的人,所以他会从管理者角度提问)

  10. 我发现你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而且有效,这正是最近困扰我的事情。我在保险公司做培训岗,每天各种会议比较多,沟通学员也需要很多时间,还有两个小孩,我觉得我工作效率很低,除了日常工作,其他时间利用得很差,这使我很焦虑,想做一些调整,能否给一些指导和建议呢?

  11. 相信你也很清晰地看到第一种提问方式与第二种提问方式的差别了。第二种提问方式的结构是:先抛出一个具有普适性或者比较抽象的问题(类似于第一种提问的大课题),但是在这个抽象问题之后,紧跟着会加上自己的具体场景、具体背景、具体问题是什么。这样的提问者描述的不是一个人人皆适用的问题,而是他正在面临的一个非常具体的个性化的问题;他期待得到的答案也不是教科书一样普适的理论,而是针对他本人这种具体情况下的具体针对性解决方案。

    第二种提问方式有两个好处:

    1、能看得出来,提问者对自己面对的具体困扰是非常清楚的,甚至在这之前已经自己做了各方面的分析或尝试,知道自己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基本问题中的具体分支问题是什么。所以在描述问题时清晰且精准,使得提问者和回答者双方处在同一沟通频道上,因为提问者在之前就已经对问题有了比较深的认识,所以与回答者之间的来往交流也容易更深入。

    2、这种提问方式很显然节省了回答者的时间,因为问题描述已经很清晰,不需要再来回追加问题,即使当时不能及时回复,也可在适时的时间做一次性答复。我的习惯是:工作中需要及时沟通和回复的消息我都会做出即时响应,工作外的非紧急消息,我一般会在晚11点-12点或12点-1点间统一回复处理(夜猫子的作息....),不过在此之前我一般会先告知对方会晚点回复。第二种提问是我比较愿意看到的,也让我可以在自己可支配的自由时间里进行一次性集中回复,对双方来说都很高效。

     02 

    “做事儿的人”

    我已经很久没有听罗振宇的演讲或脱口秀了,不过2019年的跨年演讲中,罗振宇讲的一个小故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大意是:他们公司的CEO脱不花,非常能干,并且在公司创业的四年里相继生了两个娃,可谓是事业家庭双门红。所以脱不花经常被人问道“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关系”之类的问题。

    罗振宇说,对于他和脱不花这类“做事儿的人”来说,不存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平衡这类抽象的概念选择困难,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张张时间表和一件件具体的事儿。举个栗子:下午5点,孩子突然发烧,这时候是继续在公司开例会还是回家?那当然是回家啊!晚上8点,正在跟家人吃完饭,公司有个急事处理,这时候是继续陪家人还是回公司处理问题?当然是回公司啊!如果她觉得最近陪孩子少了,那可以专门拿出一两天时间来陪孩子。

    “关系”是个抽象的概念,“平衡”也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因为每个人对于“平衡”的度的理解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关系”虽然抽象,它却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具体的事儿;“平衡”不是顾此失彼,而是一体两面,“平衡”是否平,也是表现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的,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层。

    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文章开头列举的第一类提问,这5个问题,都是概念层的、抽象的,在这几个问题里,我们没有看到“具体的事儿”,连“事儿”都没有,那么对“事儿”的解决方案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第二类问题,则是有非常“具体的事儿”的,也就是提问者自己是非常清楚自己遇到了哪类问题的,只不过一时还没有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去医院看病,患者描述病症的语言和方式不同,有可能导致医生给出不同的药方:你说某个部位不舒服,具体怎么不舒服也说不上来,是一直不舒服还是间歇性不舒服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不舒服会加重、什么情况下不舒服会缓解好像也没怎么注意。那么医生可能会给你开出一个“多休息、多喝水、多运动”的通用方子。

    如果你对病症描述得比较清晰:什么时间开始的,哪个部位疼痛,是刺痛还是胀痛、隐痛、绞痛,疼的程度怎么样,做什么姿势时疼痛最厉害,什么姿势下会有缓解……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你开出更精准的针对性检查或药方。

    第一类提问者的问题,是典型的“知乎体”。知乎上的网友很善于这样提问,甚至形成了一种固化模式。这类问题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课题”或“选题”,好比我们写文章或写论文时的标题,是概述性的,由这一个概述性的选题,就能引出千百篇角度不同、论据不同、观点不同的文章,甚至书籍。

    这类“课题”或“选题”式的提问,有它的好处:普适性;却也有它先天的缺陷:缺少针对性。如果提问者总是拘泥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得到的也往往是抽象的回答,对于自己的实际问题有可能帮助甚微。

    所以,让我们暂时抛开抽象的概念,来解决“具体的事儿”。

     03 

    近的思维方式

    去年有段时间我经常听得到APP的课程,今年听得少了。上周又翻出陈海贤的心理学课程来听(去年听了一半没再继续),其中,思维的远近这部分内容,刚好与我遇到的这两类提问者的思维方式是相关的。

    陈海贤把人的思维分了很多个角度和层面,其中有一个视角是“思维的远近”。近的思维方式是关注当下的、此刻的、正在发生的、具体的、近的事情。远的思维方式是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未来的、概括的、远的事情。

    近的事情往往是流动性的,多变的;远的事情往往呈现出相对的静止性。在本文开头的两种提问类型中,第一种类型的提问属于远的思维,说的都是抽象的大概念,这些问题在任何时候拿出来都不过时,都是个实际存在的问题;而第二类提问属于近的思维,说的都是具体的事儿,并且针对性极强,带有了提问者自身的特定背景、特定环境、特定时间等属性,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可能只针对提问者本人有效,放在其他人身上就不合适了。

    远的思维与近的思维并没有优劣之分,它们针对的具体场景不同,适用的范围也不同。远的思维能让人看清问题的框架和基本面,而近的思维能让人着眼于此时此地的此问题,更具有行动性。

    但这里要说的重点是:虽然远近思维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如果在该使用近的思维解决当下问题时,却用了远的思维,那么就会产生“困难—焦虑—拖延—更焦虑—继续拖延”的恶性循环。

    比如,经常有人问“我性格内向怎么办呢?”这是个典型的抽象问题,因为内向的表现有很多方面,每个人的表现不尽相同,而且内向是相对的,不存在一个绝对内向的人,内向的人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也是会呈现外向型的。而且,有时候内向并不是缺点,反而会成为优势。所以,针对内向的人,要根据提问者本人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分析和解答。

    这时候我会追问:你在什么时候内向,什么时候又不那么内向呢?你在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时会紧张,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时又会格外内向呢?你在与人相识的哪些阶段容易紧张,哪些阶段不会呢?你的内向性格,更多来自自我感知,还是周围人的评价呢?

    在这样一步步追问下,对方的具体问题才会逐渐显露出来。

    而实际上,这样的一步步追问,就是把一个远的思维方式逐渐拉到近处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提问者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地、有意识地去完成。而这种远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他们的问题所在。以致于他们停留在抽象的、概括化的“大课题”面前束手无策,因为看不清大问题下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第二类提问者,实际上是用了远的思维+近的思维两种方式的组合来描述问题的,比如“你怎么看待职场中同级之间的竞争关系?”这句话就是远的思维,因为这是个抽象问题,如果只说这一句话,其实是不明白提问者到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的。“会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分享给同级的竞争者吗?”紧跟着的这句话,就是近的思维,说明提问者面临的竞争关系具体表现为经验的分享与否。

    远的思维方式,让提问者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类型和范围;近的思维方式,让提问者清楚认识到此时此刻在此地,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远近两种思维我们都需要。但是,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仅关注“大概念”、“大课题”、“大领域”的人太多了,以致于出现了一种很流行的“虚”的风气。不排除有的人是为了“虚”而“虚”,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需要用近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所以本文着重引导更多人用近的思维来看待具体问题,只有用近的思维才能专注于此时此地的此事,也就是罗振宇所说的“具体的事儿”。

    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其实我们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处理一件又一件具体的事儿,而不是拘泥于抽象的概念中。拘泥于抽象的概念,会导致我们一直处于“想”的状态,却因为始终“想”不明白而产生焦虑,因为“具体的事儿”不是靠“想”出来的。

    当你面临一个问题,却分不清自己目前是处于远近思维的哪一端时。在问别人之前,可以试着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此刻我面临的“具体的事儿”是什么?

    2、此刻我能去做什么?

    3、我愿意去做吗?

    ——————————

    张慧plus,艺术互联网人,毕业于中央美院,先后在艺术媒体、艺术社区工作,后转型互联网,担任上市电商公司运营总监。专注职场精进和个人提升,只写干货,不卖鸡汤。我喜欢自我批评和独立思考,交流可加微信: zhanghui_plus(备注:简书),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张慧plus (ID: zhanghui-plu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振宇所说的“做事儿的人”是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lj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