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108天习惯小船的靠岸时间了。
转眼我们已来到了第三站,七七49天。这个数字让我想起《西游记》里孙悟空,他被太上老君用八卦炼丹炉炼了七七49天后,不但没有被烧成灰,反而练就了他一双火眼金睛。
那为什么是七七 49天呢?因为在神话中,神造人造世界用了七天,一七代表一星期,就是一周,但每造一次都感觉不满意,就毁了重新造。共计造了七次,所以说七七49天。所以用神话七七49天来来炼制孙悟空,也是证明他会被彻底重造的意思。
我们的小船从第7天的新奇,到第21天的习惯养成,再到今天这49天的自然打卡。已经让我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每天不但想着打卡,更重要的是会想着不能去流于形式地读书。如果说孙悟空是被动的接受了49天的历练,他最终依然收获了一个火眼金睛的身体。那我们这个主动的49天,是不是也应该有所收获呢?
所以每一站停船靠岸的时刻,我们用来欣赏岸上风景的同时,也要来回顾自己这一段为自己留下的风景。
从21~49的这28天里,我感觉自己也在练就着自己的火眼金睛。以前选书,总不知道该怎么选,有点儿人云亦云的墙头草风格。这些天里边看书边重新给自己做了规划:准备在看文学方面的同时,再增加一些学术方面的或者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多加以思考。
回顾一下这段时间读的书吧。其中电子书尝试了一些新的作者和风格,比如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很长一段时间里,像他的《茶馆》《四世同堂》,以前在单位看着那么厚厚的大本头,感觉很难读下去。而且被同事灌输了一种厚书有点啰嗦的思想(我居然也信了),所以从来没有打开过。之所以选择这本,是因为一看名字就感觉特别贴近人生,贴近生活。我感觉我还是喜欢这种唠嗑似的娓娓道来,感觉没有架子,很家常,让人很容易代入,并读下去。
还有《静静的顿河》,场面太宏大了,原谅我只当故事听了。
又重听了冯骥才的《能人》《俗世奇人》。
然后是纸质书,另外这个月的一点改变,就是看了关于教育的书,《正面管教》和《陪伴式成长》,目前在读,其实说来有些惭愧,第一本是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所以赶紧买了纸质版,估计要是电子版早就放弃了。所以以后还是要多培养一些看这种书的能力。虽然学术性的话语很多,但其实作者在举例,或者指导方面确实也挺有用处,可以和自己的生活相互比较,可以时刻进行反思。所以看的并不快,结合实际的东西只能确定消化完一章之后,再进行下一章。慢慢来~
汪老的《受戒》,虽然这本书只看了一部分就还了,但那种乡村的纯朴是会刻在记忆里的。
上次借的书基本上以张爱玲的为主,一共两本,把她的主要的作品看得差不多了。她精准的用词可以让人回味无穷,又精妙之极。
接下来的安排是每个月借三本纸质书,不求多,但要把它看完。马上4月23日就是世界读书日了,有了108天的习惯养成,自己选的又是读书的习惯,觉得2023的4月份是真真正正的读书月,自己也会一直坚持下去,让它成为实实在在的好习惯。
期待520的第2个108的到来,我会毫不犹豫再次加入,加油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