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如何预防水中毒?
水中毒是人体内水的代谢发生障碍,体内水分过多导致细胞肿胀、细胞功能障碍。在一般情况下健康人不会轻易发生水中毒,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发生体内水分绝对过多或相对过多都会引起水中毒,表现为乏力、视觉模糊、恶心、头痛、烦躁、肌肉抽搐等,严重时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其中以脑水肿最为危险。
预防水中毒的方法如下。
(1)炎夏季节人体出汗较多,盐分丢失较多,因此可以喝一些淡盐水(盐与水的比例约 1∶100),若不习惯于喝含盐饮料,则可将菜炒咸一点食用。
(2)大量出汗后,有条件的喝一些含电解质的饮料更好。(3)喝水时先用水漱口,润湿口腔和咽喉,然后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再喝一些,这样分几次喝就可以避免一次喝过多的水。
3.14 为什么四季都应注意补水?
在一年四季中,气温的变化是最大的,其次是刮风、降水等。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人体水分流失的数量和速度。为维持机体的水平衡,必须在不同季节,适时适量地补充水分。
春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在逐渐回升,但往往风多雨少,气候较干燥,尤其是北方地区。春天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功能在增强,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在增大,所以要适当多饮水。
夏天气候较炎热,人体出汗要增加,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天要补充更多的水分才行。同时更应注意及时科学的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要主动饮水,不要等到有口渴感后才饮水,因为那时机体已经是处于严重缺水的不利状态了。
秋天的气候虽然凉爽,但却比较干燥,容易口干舌燥。秋天光线穿透力强,阳光中的紫外线并不逊于夏天。此时肌肤的汗腺和皮脂腺的活动能力较差,新陈代谢相对迟缓,人的脸上会起皱纹、色斑、粉刺等。为保证体内正常的水分,也应适时饮水。
冬天的气温低,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虽然出汗少,但身体的正常代谢所损失的水分总量并不减少(例如汗少了,尿多了)。此外,冬季取暖、密封等都会使身体失水增加,因此冬季也需要注意及时补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