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30日
今天的第二节课,老师继续讲读施蛰存的作品《梅雨之夕》下半部分。
1,梦幻般的街景是“我”的“白日梦”的最好和不可缺少的铺垫。
白日梦,即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梅雨之夕》,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主人公“我”在梅雨之夕与陌生少女共伞同行时做了一场白日梦。
作者开篇调动了一切感觉器官,将上海街头暮雨的色彩、声音等描绘得淋漓尽致,缜密的结构是为“我”即将来临的“艳遇”作情绪气氛铺垫不可缺少的一笔。
在这样一种暮雨朦胧、街灯隐约的境界里,这时的“我”真像夜晚进入梦境,自我的“检查”松弛,精神处于迷离恍惚之中,各种幻想于是趁虚而入。
2,“诱发心理活动”的关键在人
暮雨街头的朦胧景色,虽然是提供给主人公编织白日梦的温床,但这毕竟只是某种氛围,而不是“诱发心理活动”的关键。关键在人,就是那位最后从头等车跳下到街边屋檐下躲雨的少女。
少女的美丽使“我”虽然有一把好伞,并且还穿着皮鞋也不肯离去,却一步步与她靠拢。接着有了许多自己的独白和对少女的猜测。
少女期盼人力车的眼神让从不关心人力车的“我”对人力车夫产生了恨。
对人力车夫的“恨”,反衬的正是“我”对少女的“爱”。故事的重点便由此展开了。
3,梦幻色彩由出现到浓到淡,最后消失
“我”终于如愿以偿,少女同意在“我”的伞下同行了。并说了一句“谢谢你”的柔软苏州话之后,立即触发“我”一连串遐想,甚至出现了幻觉。
莫须有地发现人们的可疑脸色、忽然又发现她很像“我”的初恋少女,最后甚至就认定她就是“我”的初恋。
“我”的幻觉里出现了少女有十四岁变成十八岁、二十岁的模样。
“我”面对同行少女所出现的幻觉,就是“我”将过去(初恋少女)、现在(同行少女)和未来(被人们怀疑为夫妻或情人的希望能成为将来的现实)串成一线,终而连缀成一个完整的白日梦。
“我”问清了她确是苏州人后,似乎更证实幻觉的真实性,“我”的白日梦达到了高潮。
然后由此逐渐减弱,她作为初恋少女的替代功能已逐步丧失,“我”似乎正在回复到非幻想的现实中来,身旁的女伴,“好似已经从我的心的樊笼中被释放了出去”。然而,“我”心中的欲念并未完全熄灭,所以还想再送她一程,但对方的端庄神色却使“我觉得凛然”。
“我”还是希望雨继续下,还能和她再多呆一会。终于她还是走了。
在敲门进家那一刹那,“我”的幻觉都还没有消失,说明还未完全跳出白日梦境,所以敲门时妻的答应声又幻化为共伞少女,妻背光立着的身影又幻化为那个曾经被自己幻化为妻的商店女人。直至在灯光下与妻照面后,“我”的所有幻觉才彻底消失,完全从白日梦中醒来。
“我”明白自己撑伞伴送少女的真实动机并不在善意助人,这场白日梦是不能向妻子坦白的,所以对妻子说了谎。为了证明自己谎言的“真实”性,还特意少吃了许多饭。
整篇小说虽然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但作者却竟然能在8000余字的篇幅里,一气呵成,将主人公白日梦中所发生的曲折而又复杂的意识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揭露无遗,这就不得不归功于作者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娴熟自如,观察人物心理的无微不至和运笔解剖的周到细密,三者缺一,无论如何也不会收到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