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考是一种能力,会思考而不去思考,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尤其是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再有大数据计算推送的加持,如果连思考都不思考,和个二傻就没什么分别了。
那边随便推送几条信息,这边按照自己最直观的喜好多看了几眼,那边就把这边拿捏得死死的了。这边还在喜悦中安享喜乐,其实已经被那边套在牢笼里,这边还浑然不知呢。
之所以很多时候感到前行受阻、难有突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套在牢笼之中不自知,只会傻坐在那里徒生困惑。那时再去头痛医脚,必难找到问题的症结。
我们绝大多数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瓶颈期,要么是理想太过远大,要么是能力不足以支撑梦想,要么是努力的方式方法不对。
有的人蒙着头只管左冲右突,碰得是头破血流。有的人会端杯小酒醉生梦死,只懂得逃避现实。有的人学习思考一路向前,终是突出重围走向巅峰。
多数时候好像思考是最无用的东西。关键时候思考才是最有力量的作为。更何况思考的成本又不高,不过是静静心、动动脑筋即可,而且脑筋还越用越活,半点损失都不会有。
当然,思考也是有方法的,也是需要加以锻炼的。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对接收到的信息积极审视进行再加工的能力。思考得多了,加工的能力强了,路也越走越顺了。
正如学生时代学过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视频该看还得看,网页该浏览还是得浏览,天该聊还得聊,书该读还得读,关键还在于思考。视频还是那个视频,网页还是那个网页,聊的还是那个天,书还是那本书,思考的人不一样,自身的收益也不太一样。
所以说,同样的老师总能教出五花八门的学生。问题不在于老师,差别就在于学生自身。思考,在这一教一学之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看到,知道,学到,直至会用、用好,这是一系列充满智慧的过程。不思考,看的是世间表相。思考,才有可能见到事物的本质。
我们都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高低或有不同,进退各有选择,而思考二字可以助力我们实现心中所想。也不是说思考了就能走通所有的路,却可以让我们知道哪条路能走得通、能不能走。
最惋惜的是,偏偏就是这最简单的一动念,却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最容易不花心思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无数个可堪大用、聪慧过人的才子,终究最后都泯然众矣。实在是可惜,可惜。
可惜不可惜的,也只有自己知道。不过思考倒也有它的坏处,因为思虑伤神。不思考不行,而思虑太深、思虑太多,也是不利于心不利于行的。
至于要如何选择,还是要看自己的心性了。冷暖自知,舍得自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