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莫失莫忘》,脑海中一直思考什么是对自己最大的触动。百般回味,石黑一雄的小说总是在讲述被遗失的一角,与人生的日渐剥离,的确是充满了“丧”的味道,但这种沉浸式的表达力透纸背,富有再现能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感受。
石黑一雄一九五四年出生于日本,五岁移民英国。从肯特郡读完英文和哲学专业本科之后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到东英吉利大学继续读创意写作,二零一七年石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对石黑是一种意外,却让更多的读者喜欢上他的作品。代表作有《远山淡影》《长日将尽》《我辈孤雏》等。
很多小说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比如《大卫•科波菲尔》,但是略一比较,我们发现与传统第一人称相比,创意写作的第一人称具有更加细腻的视角,更形象的表现力,场景化的意味更浓厚,读者的代入感更强。
作者描写了一个名叫黑尔舍姆的封闭式寄宿学校,这里居住着作为器官移植供体的克隆人,一群也许根本称不上是人的“小可怜”。交织着孩童时期种种心机的学生群体和校园生态被作者描绘的淋漓尽致。
从“我”的孩童状态,到成年女性的叙述视角,作者笔触细腻。作为男性作家,这样的写法令我惊奇到钦佩。作家写作的时候,肯定并不能完全脱离自己的影子,可是想要深入体察另一种可能,另一种不同也是件困难的事。思维要具有很强的代入感,用不同于自身的割裂状态,创作他人生活。就像小说,以现实生活为源,又脱离现实。
当三个人走进夫人的房间,拜访她,希望能够得到延期捐献器官的机会的时候,舞台上的幕布就被拉开了,处于不同立场的几个人物的开始交错表现自己,灵魂的歌声响起,人物的出场、退隐、动作、语言,镜头从一个点滑到另一个点,场面或急或徐地慢慢展开,灯光的明暗,凸现或者抽离,舞台剧般的表现力,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悄然流动出来的黯然色调成为萦绕心头的画外音,朦胧得像一幅画,隽永的像一首诗,深沉的像一抹叹息。
仿佛看见与作者的交流,他就坐在那里,一杯咖啡之后,对我说,创意写作的魅力所在,写作的魅力所在,是我们在创作中寻找自已,也又一次迷失了自己。
莫失莫忘,似乎是略带忧伤的乡村民谣,摇着每个人的命运,摇着不肯随波逐流的心。
面对记者的采访,作者说,无论人们承受着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着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
为克隆而存在的人们,在黑尔舍姆接受教育,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透过童年的视角感受成人世界。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命运,尽管个性不同,选择是相同的。接受并承担自己的使命,一如现实中的我们。
小说的主题本质上是对现实奉献精神的影射,是对人类生命的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