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芃芃已经六岁了,下半年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
在多年之前,芃芃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憧憬着她上幼儿园、小学,想象着她能以很理想的方式展开自己的学生生涯。
现在已经是她幼儿园的第二年,也是最后一年。因为一些原因,没上幼儿园小班。
这两年的幼儿园生活,主要的参与者是外婆和妈妈,不管是早晚的接送,还是周末寒暑假的报班,大多是她们来完成。
有了孩子之后,发现为人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的吃饱穿暖、健康安全等等操心,也会对她的未来忧心。
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忧心已经不少了。究其原因,一个是独生子女的关系,没有玩伴(因为搬家、因为疫情),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外婆在家里(除了上学之外);其次是我们大人自己的投射,怕孩子没有好的基础,没有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虽然也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书,也讲了一些这方面的课,但是真的面对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吃不准的。
因为经济的原因,给芃芃上的幼儿园,严格意义上不是幼儿园,只是一个幼儿培训机构(民办小幼儿园)。真正民办的幼儿园,一个学期的学费要上万元。
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有些东西没办法改变,那就从自己能做的去做。
这两年多来,作为父亲,我尝试着做一名观察者,观察孩子的身心成长,观察孩子的喜怒哀乐。
进入大班之后的芃芃,喜欢看各种动画片、搞怪短片;生活自理能力好像下降了,写字的笔和本子,不说就不收拾;特别喜欢吃甜食,现在牙齿也蛀了几颗……
另外我们还要面对外婆极其传统的养育方式,和她说了无数遍的问题,她依然故我。
杭州青少年宫坐海盗船看到一篇文章,说孩子有自我成长的空间,它是不随养育者绝对控制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做的过多,未必是好事;当然做的过少,肯定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所以我和爱人相互提醒和鼓励,以更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的成长。
比如芃芃看动画片,发现她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她会记住动画片的人物和情节,然后逻辑清楚地告诉你。
现在是一个影像的时代,我们已经无法让孩子脱离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等孩子再大些,粗暴地让他们远离电子媒介,更是难上加难。
我自己的经验,是参与进去,比如和她一起看动画片,在看的过程中,或者看了之后,和孩子一起交流。
最近和芃芃在玩“猜字游戏”,就是用几个提示,让孩子猜出什么字,除了我们让她猜字,她也可以出题给我们猜,玩的不亦乐乎。从中会发现她的词语储备量还是挺大的。
虽然对于她看电视有些担心,但是今年这个因为疫情管控放开而来的超长寒假,我们也只能去适应,而不是强力阻止。
现在我们坚持在做的就是读绘本,每天晚上的“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