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无论慕道阶段,还是初信阶段,或比较成熟阶段,信心都是极重要的。因此,保罗在这里又一次谈到信心问题,勉励哥林多教会的众弟兄姊妹们坚固信心,在第四章结尾,他说:“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4:18)这里出现两个概念“所见的”与“所不见的”。“所见的”指我们通过触觉能摸到,嗅觉能闻到,听觉能听到,眼睛能看到,头脑能学习到,统称形而下现象界;“所不见的”,按信仰外的哲学文化理解,是指通过思想思考到的,通过情感感受到的,通过意志可以执行的,形而上的非现象界,而在基督信仰里"所不见"的是"思想、情感、意志"也达不到的,唯有"圣灵"、"信心"、"心中的眼睛"才能看见、知道、明白,因此,保罗这里特指通过“心中的眼睛”对耶和华神、主耶稣基督的认知相信,持守下去。
进入第五章,保罗陈述了为什么他顾念“所不见的”?在大马士革的路上,他亲眼见过主耶稣,那是他翻转的时刻。后来他又被提到三层天上去听过那“隐秘的言语”(见《哥林多后书》12章),由此使徒保罗得到过很大的启示,这启示是来自主耶稣基督的。所以,他知道这地上的帐棚会被拆毁,就是身体会死亡,会归于尘土,然而,会有天上的房屋赐下来,这天上的房屋好像是新的衣服,却是新的身体,不会再朽坏的身体。
无论自己在信仰的过程中,还是服侍弟兄姊妹们的过程中,发现信心确实太难建立起来了,需要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信心,被一些牧者称为“赖以存活的信心”,而在四福音书中,我们读到,主耶稣称赞百夫长的信心说:“我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见没有遇见过。”(《路加福音》7:9)主耶稣对前来求医治的瞎子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见了。(《马可福音》10:52)首先是相信,从相信才能进入信仰,并要把这相信持守下去。然后,继续建立更多更大的信心。
而进入信仰后的信心,很奇妙,这时的信心是建立在 神的话里的信心,而不是自己愿望的信心,或自己的一厢情愿。很多时候,因为对圣经不熟,对 神的话不了解,凭着自己一厢情愿,陷入信心的迷思里。真正的信心是根据 神的旨意、神的应许,我们产生出相信祂的旨意的认知,相信祂的应许的意念,并且把认知意念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比如,保罗在写给哥林多的信里,陈述自己的困难处境,他清楚这是 神的旨意,他所受的艰难是一定要受的,所以他欣然接受,并且不因这些艰难处境,失去盼望与勇气。而他陈述,顾念所不见的,也是他真切知道那所不见的是真实的,是可靠的,他如今的行为正是对这所不见的回应。因此,他不在乎眼见的事情是否顺利,也不在乎人是否同情他,只在乎主耶稣这样呼召他出来,做外邦人使徒的命定,就是只在乎 神的话是怎么说的,祂怎么说就怎么信,怎么信就怎么行出来,知行合一。
如此,保罗接下来陈述自己做了这福音的执事,“我们若果癫狂,是为 神;若果谨守,是为你们。”(《哥林多后书》5:13)进入第六章,他说:“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 神的用人。”“似乎不为人所知,却是人所共知的;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哥林多后书》3, 6:9-10 )而这一切既是保罗信心的展示,也是拿自己的见证让哥林多教会领受这些教导,他说”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哥林多后书》6:13)掏心掏肺,循循善诱,牧者心肠让人读来感动不已。
保罗他深知他所信的,“因为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哥林多后书》5:7)正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