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在过年期间有过一次欢乐时光,那也是仅有的一次。具体是哪一年记不太清楚了,我好像还在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样子,姐姐们已经外出打工了。
那年的除夕夜,全家人早早吃过年夜饭,父亲来了兴致说要打纸牌玩,当然不是赌钱,只是单纯地玩“记账”游戏,每一局中只要有人手中的牌打完了就结束,然后把其余每个人手中剩下的牌数记下来,最先累计到100张就是输家,然后要往脸上贴个乌龟图画。
家里一共六个人,刚好是偶数,母亲能参与进来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因为她总有做不完的活,从来没有跟我们一起“玩耍”的经历。我们一边开着玩笑一边打牌,氛围十分和谐欢乐,春晚已经无法引起我们的兴趣,大家都沉浸在牌局里,玩得很尽兴。
全家六人一直打牌到深夜,睡下不久就听到开年的爆竹声传来,然后我就兴奋到失眠了,着实是个难忘的除夕之夜。
后来入住县城新家的第一年除夕,父亲还想要张罗全家人一起打牌,那时候的我们已经完全被智能手机吸引住了,各自刷着手机或者跟朋友聊着天,没有人愿意打牌了。
不过除了那次纯玩的欢乐时光,我们也有过一起干活的陪伴时光,虽然算不上很快乐,但是可以感受到全家人都在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情,有一种温馨和睦的氛围。
具体事情就是制作手工零食,这些手工零食做来不仅是自己吃,还可以用作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时候相互交换的手信。我们家基本每年都是在年夜饭后安排完成这件事,做一种油炸零食,形状类似于缩小版的饺子,只不过封口的地方捏出了一排好看的褶皱,简称“捏花”。
这种油炸零食在我们老家的名号叫“油角”,里面的馅料是炒得香脆的花生米,去皮碾碎再兑入一些白砂糖调配而成的,外皮就是面粉加鸡蛋、啤酒和猪油和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皮,用杯口大小的圆形工具切出来,然后趁着面皮柔软要尽快包馅捏花,硬了之后就不好操作。
做油角特别费时费力,因为活又多又细,而且母亲每次都要做三五斤,所以常常拉拢全家一起出动干活。当然,父亲极少参与,但是偶尔会帮忙擀面皮,弟弟负责切出单个圆形的面皮,我和姐姐们就是负责包馅捏花。
母亲有时候趁大家都在帮忙就跑去做另外一种叫“煎堆”的吃食,其实同样是油炸食物,不过是糯米揉成小球去炸,可以在油锅中膨胀变成两三倍大,表皮炸成金黄色或者橘红色,这是广东的地方特色油炸食品。粤语有个寓意说法是“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两种油炸食品都是甜口的,但是小孩子基本都喜欢又脆又香的各种炸物,不过吃多了也会腻。最好的口感是刚出锅微微放凉还带着些许温度的时候,母亲明令禁止不让我们吃的,但父亲除外,因为父亲基本只吃出锅时脆香的这一口,之后就不会再吃了。
我最喜欢的是有馅料的煎堆,但母亲怕麻烦,基本只做实心的煎堆。放凉之后,口感除了外皮还是香软以外,里头实心部分的口感就是硬邦邦的糯米面,一点都不好吃。平日里都要把整个煎堆切成小块放锅里蒸软才能吃,那种口感就是甜甜糯糯的。
有馅料的煎堆外皮特别薄,直接冷着吃也非常好吃。有一年母亲不知道从哪家亲戚里交换回来的手信就有六个这样的煎堆,里面包的是我最爱的白豆沙,还是咸口的,我连着吃了两个,十分满足。
除了玩就是吃,这是我记忆中的欢乐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