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唐)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释:
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幰(xiǎn):古代车上的帷幔。之子:这个人,指杨长史。
鸟道:指道路险峻狭窄,仿佛只有鸟才能飞过。官桥:官路上的桥梁。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
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子规:杜鹃鸟。
译文:
褒斜的道路太狭险,容不下车辆,你这是要去哪?
险峻的道路有数千里长,沿途十二时辰唯有猿鸣声相伴。
官桥边有客人了行的饯别酒。山林里有女神的祠庙。
分别后只能同望一轮明月,你应是在听子规的啼鸣吧。
赏析:
首联:“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此联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担忧,道路如此险峻,容不下一辆车,你要去往哪里呢?此问一出,已是满心的无奈。“不容幰”用局部代整体。
颔联:“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数字入诗,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为生动、传神。“鸟道”对“猿声”,“一千里”对“十二时”,对仗工整,而又极为贴切。读来只觉浑然天成。前句写险道之长,从空间上展开,后者写时间之长,十二个时辰都伴随着猿的哀鸣。更显出旅途的孤独。
颈联:“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诗人想像友人在蜀道上的所见,官桥的祭酒,山林中的女神庙,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风物。诗人心寄友人,一路相伴。
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别后同在一轮明月下,运用了想像,借景抒情,虽同明月,然隔千里,写尽了相思之情及对友的关切,以“子规”结语,用子规盼归的典故,期待友的归来。(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云:‘三四清绝。末二句言见月则同,听子规则异,意妙。’”
此诗在结构上,首联以“去何之”送别,紧接着诗人便写鸟道、猿声、官桥祭酒、林中女神祠,“听子规”与首联的“去何之”照应,先送别后盼归,结构极为紧凑。
网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