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伸手想要触碰,却遥不可及
生活在一线城市,社会无形中给我们这群人戴上了压力大的高帽子。
在走进这座城市之前专门读了与城市相关的故事,不巧的是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讲述了主人公肖然在事业与理想,青春和爱情,最终都化为内心的虚无的故事。
一群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带着各自的理想从全国各地来到了深圳,创业、打拼、生存,在冷酷现实面前头重脚轻地行走着。
职场上的起伏变换,情感上的波澜壮阔,最后他们都没能有个好的结局,有人自杀,有人移情,功业与理想,青春和爱情,最终都化为虚无,小说后来改编成了电视剧《相爱十年》。
当自己真正踏进这座城市后才发现生活远不止书中文字那般充满诱惑,充满不定性,原来每个人的天堂与地狱都有着不同的定义。
身体想要靠近,意识却有了开始的格格不入,职场的陌生感铺面而来,你只能小心翼翼去试探、去摸索、去乞求那缓慢的成长。
来自网络熟悉:融入还是踏进陌生的开始
每天十点上班的公司有很多,身边很多同事都能睡到九点起,然后慢悠悠地吃个早饭,走进地铁站,发个朋友圈,配文:一个拥堵的早晨。
按照八小时工作制,正常下班时间为晚上七点,部分公司下班后还要开个总结会,于是下班的八点走向地铁口,发个定位,配文:举头邀明月,低头加班汪。
工作中的八小时大概被自然地划分成了两派,无论处于哪种状态都被归为上班太累,我想有个寒假、我想有个暑假、我想有个终身假。
当带着最初的想象走进了这个城市,会发现许多现实在与自己最初的样子相背离,也许真正在奋斗着的人们从来未被察觉,那只是他日常的样子。
矛盾:人在那里,心在哪里
1、现世安稳,无所适从
前同事刚辞职不久就找到了一份薪水高,工作量少,几乎放养状态的工作,这和她最初的职场目标完全一致。
但没过多久她告诉我她辞职了,因为太闲,每天没事干,在公司找不到存在感,自己也很难学到新的东西,职场竞争力明显在削弱。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每天上班的节奏完全被自己掌控,看不到目标也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又辞职了,她重新奔波在这个城市的各大写字楼,下一站不知道会是哪里?
2、随时待命,手足无措
戴小姐每天加班到十二点是常态,早上醒来都能读到她凌晨一两点的朋友圈,有时是一段充满正能量的鸡汤,似乎这鸡汤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动力,有时是一首好听的音乐,大概能伴着她入眠。
她很少跟朋友聚餐,周末也被加班填满,哪怕在不忙的时候能凑上一桌,她也要背着电脑在饭桌上敲着键盘。
工作半年后,戴小姐辞职了,她说自己找不到再坚持下去的理由,业绩量不达标每个月工资都在倒贴,朋友们也与自己渐行渐远。
她辞职了,踏上了寻找一份一定要有自己自由时间的工作,下一站会如意吗?
来自网络不少球迷知道科比-布莱恩“凌晨4点钟的洛杉矶”的故事,正是他对自己的高要求才让科比这个名字跟巨星挂上了钩,他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理想,他能无比坚定地走着自己的每一步,敢付出,敢承诺。
你也被《凌晨三点不回家》的文章打动落泪,把自己的生活代入成了视频里的样子,是真的心疼自己还是对比中相形见绌,只是不喜欢没有目标的自己,还是找不到自己前行的方向与动力。
人呐!总在自我的不满足中失衡,所有的现状离不开自己的选择,我们都是漂在城市里的浮萍,今天租房在这个区,就吹吹这边的风,明天搬到那个区,就晒晒那边的太阳,我们在力所不能及的时候被变化着。
几乎人人都说上班累,要么太闲,闲的心慌,闲的心累,没事干,没目标更让人惶恐不安;要么太忙,忙的无暇顾及,忙的昏天暗地,事情太多没有自己的时间、空间,连生活喘息的间歇都是工作。
但你还在为这变化而适应着,不在充满竞争环境里选择随波逐流的安逸,偶尔的躁动是内心在走出自己舒适区的开始,当有一天你连风都不吹了,阳光也不要了,也就失去了与生活抗衡的能力,只会陷入自我救赎的矛盾中无法自拔。
其实理想状态离我们很远,我们只能过不理想的生活,这就是人间。
其实理想工作离我们很近,我们要学着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真实脚印。
我们都是飘在这个城市的浮萍,坚定了自己,才不会虚无了时光和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