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的小林和小乐同学有点不一样。课堂上,都很认真的样子,会看着你,会一起读书,甚至会举手发言。有时候回答的是别人答案的重复,偶尔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写字课上,小林同学写得很慢,基本上要看一笔写一笔,后来,我叫他到我办公室读书,但是却发现他基本上读不出来。写得那些字,基本上不认识。小乐同学写得比较快,但是也经常会多笔少画。在我办公室读课文和生字,比小林同学好一点,但是也很多不认识的。
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每一节课下课后,都到我办公室来,老师教你读书。”他们很开心,一下课就来了,但是,我发现我根本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常常要在课间准备下一节课,或者正在批改作业。我就让他们一起读,他们居然也可以互相启发,最后基本上把课文读出来。这样下来,发现小乐同学认得快一些,小林同学慢一些,但是总算能慢慢地把课文读出来。不过,我发现,常常是今天认出来了,第二天又忘了。所以,我就叫他们反复读,我想总能读出来。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文字那么不敏感。班主任说,小乐同学家很多孩子,并且都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另外一个地方住,因为要上班。小林同学,跟着爸爸生活,属于单亲家庭。我想这两个孩子都属于5岁之前的启蒙教育没有做好。比如,家庭中每天的词汇量太少,都是重复的那几个,没有通过阅读等获取新鲜的词汇量。没有经常看文字,所以很不敏感。
怎么办呢?如果像对待其他同学那样,每天上课学,很可能他们到了三年级就彻底成为班上的“差生”,成绩可能会只有个位数。
我又能做什么呢?能起到的作用多大呢?我想先每天让他们来办公室读课文,然后带着他们读一些儿歌、绘本,巩固他们的识字,同时浸润他们的心灵,拓展他们的视野,期盼着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