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早晨就远远地传来时隐时现的鞭炮声,年的味道越来越近了。
过了小年,过大年!今天的风格外的调皮,没有点分量能被风吹跑了。
虽然风大, 但是今天中午我们几家依然如约相聚。相聚于饭店,一起过小年。因为孩子们都在外地上学,我们几家凑一起,热热闹闹,年的味道就浓厚了。
我们吃着,喝着,聊着,情不自禁就聊到了小年的习俗。
每到这一天,吃饺子是我们北方人共有的习俗,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那个贫穷的年代,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肉馅饺子,耳畔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顿饺子,一挂鞭炮,年味儿自然就来了,那时的快乐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
好友还记得小时候,小年这一天,他奶奶早早就用花生米和红糖做好了好吃的灶糖 。晚饭前,他爷爷都到用风箱生火的锅台旁,把奶奶做好的灶糖摆好,将香点燃,他们一家人在灶王爷的排位前虔诚地磕头。然后爷爷把在锅台上方的灶王爷的画像小心翼翼地揭下来,嘴里不停地祈祷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祈求灶王爷给一家人带来平安,美好的生活。
还有一朋友说,她家过小年要扫灰,扫去屋子积攒一年的灰尘,扫去一年中遇到的晦气与不快。通过扫灰,让一家人欢欢喜喜迎新年,快快乐乐过大年。
过小年的种种风俗,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仪式,也是过大年的一场预演。小年过后,年就近了,团圆就近了,快乐也就近了。
今天回想起这些儿时的记忆,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每个节日都有着它专属的味道和回忆,人生的旅途上,也因为这些仪式,有了别样的温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