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定落花深[1],帘外拥红堆雪[2]。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3]。酒阑歌罢玉尊空[4],青□暗明灭[5]。魂梦不堪幽怨[6],更一声啼□[7]。
【注释】[1]风定:风停息了。
[2]拥红堆雪:指红红白白飘落在地上的花瓣簇拥堆积在一起。
[3]正是伤春时节:此句依律衍一字。赵万里辑《漱玉词》说:“按:此句无作六言者,‘正’、‘是’二字,必有一衍。”
[4]酒阑:酒尽,酒喝完了。阑:尽。玉尊:酒杯的美称。
[5]青□(gāng):青灯。□:灯。暗明灭:指灯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
[6]幽怨:潜藏在内心的怨恨。
[7]啼□(jué):即鹈□,鸟名。所指说法不一。《辞源》以为一指杜鹃,一指伯劳鸟。《汉书·扬雄传》注:“鹈□,一名子规,一名杜鹃。常以立夏鸣,鸣则群芳皆歇。”即鹈□鸣叫时,春天已经过尽,众芳凋零殆尽。屈原《离骚》:“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自注说:“鹈□、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但后代诗人大都还是用来指杜鹃。
【评析】词写伤春思别情绪,淡淡说来,渐见深情。春末时节,风已停止,花瓣飘零,堆满帘外。一年一次,就是这样的“海棠开后”的“伤春时节”,每每都要引起词人无限的伤感,无限的悲悼。闺房内外,一片静谧,愁绪也仿佛随之沉寂。然而,仔细品味每一句话,发现这种思愁深入到词人的内心,永远无法磨灭。词人虽然也喝酒、也听歌,但“酒阑歌罢玉尊空”的时候,面对着“青□”光线或明或暗的跳跃变化,独自忍受着长夜的寂寞与无奈,深埋在心底的愁怨就会一丝丝地翻搅上来。即使在朦胧中睡去,梦魂也自然会停留在那种“幽怨”的状态之中,也非常容易被那“一声啼□”所唤回。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1]。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2]。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3]。
【注释】[1]催花雨:摧残花木、促使花卉凋谢的春雨。
[2]无情绪:心意阑珊,抑郁寡欢。
[3]望断:极目眺望,尽视力之所及。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望断玉关芳草路。”
【评析】词写深闺浓愁。对春光的流逝有无限留恋之情,这种留恋又转化成盼望“行人”早日归来的急切愿望。“寂寞深闺”,柔肠寸断,户外“几点催花雨”,也能让词人觉察到春天的离去而产生“惜春”的情感。词人“倚遍阑干”,不断地眺望远方,当然是期待着“行人”的归来。愿望的一再落空,叫词人非常的“无情绪”。词人抑制不住追问:“人何处?”着急的等待表现为强烈情绪化的问句。远方是“连天衰草”,衰草连接处,天路尽头,可能就是“行人”的去处。这样一种空间距离的无限夸张,蕴涵着多次热切渴望失落之后的怨言与伤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