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搬家了,只留给自己一天半的时间整理,忙乱,纠结,花费时间的不是打包装箱,而是选择。
昨天半天就这样过去了,没有时间更文,没有时间给朋友们点赞,深表歉意!
为了不断更,我今天拿出以前的一篇草稿提纲应付一下,请见谅。
欧阳修等为什么支持范仲淹而反对王安石
——从现实出发重新认识王安石变法
北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主持推行庆历新政,富弼、韩琦、欧阳修都是新政的热情鼓吹者和积极参与者,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受命实施变法,原来的改革派富弼、韩琦、欧阳修却都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历史上把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定性为保守派、旧党,而推崇王安石为改革家、新党,这种非此即彼的论断是片面的。
虽然两次变法都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但是在具体原因上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庆历新政的失败直接的原因是范仲淹和富弼的主动退缩,庆历新政的改革者被诬陷为朋党,夏竦诬蔑富弼欲行伊霍之事,私撰废立诏草。范仲淹和富弼先后主动请求外出巡守,不久欧阳修也被贬地方,改革派的主要人物纷纷离开了权力中心,旧制死灰复燃。
而王安石是无比坚定的改革者,他手中的实权也要远远大于范仲淹富弼等人的权力,他的失败更多的源于改革本身。这也就是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反对的原因。
韩琦、富弼和欧阳修等人忧国忧民,忠贞正直,学问事功都有目共睹,世人景仰,是典型的正人君子。苏轼赞美说:“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正人君子有理想,推崇儒家的王道,即使皇帝也必须尊奉儒家理想,改革要为理想服务,要有敬畏之心。而王安石的改革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为了推进改革,他提出“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王道和霸道之争。
改革能不能没有主义呢?当然不行,我们可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同时必须有四个坚持。我们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承诺永远不称霸。
叶利钦全面否定列宁斯大林,把苏联搞废掉,推倒重来,在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全盘西化,企图一步跨入现代化,结局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欧阳修等人是反对没有灵魂的变法。
王安石的“三不足”观念,把皇权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作为宰相的他自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主义、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们。
规模过大,好高骛远,没有摸着石头过河,财政不堪重负。
急功近利,用人不淑,忘记了改革的初心,澄清吏治,反而腐败成风
否定历史,三不畏,新贵暴发户,投机者,没有家国情怀,欧阳修等正人君子都反对,造反派,打到老干部,朋党。
形式主义,畸形的政绩观,强迫贷款,小企业实体经济、小巨人,
集中采购,转运使,权力上收,腐败更甚,效率更差。大政要集中,事权要分散。
打击异己,不能团结大多数。作风跋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