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多年前,他的一个老师,一英国60岁的男教授娶了位40多岁的中国妻子,定居在中国,婚后没多久妻子便怀上了孩子,由于双方都过了最佳的生育时段,加之工作原因,妻子在怀孕期间一直在多地之间飞来飞去,错过了好几次例检,最后导致在五个多月的时候检查出来胎儿并不是很好,患有唐氏综合症,但夫妻双方还是坚持将孩子生了下来。
相信对所有夫妻来说这都是一个噩耗,在选择要不要这个孩子的时候,每对夫妻也会有自己的考量,然而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之后的行为才是最关键的。
让朋友感到很意外的是,在前段时间去看望这位老教授的时候,从他们夫妻两人身上根本看不出一丝一毫的自怜自哀或者唉声叹气。老教授和孩子玩得很开心,看孩子的眼神中也无丝毫的怜悯,只有爱和喜悦。她的妻子和我朋友这样说道:“我们为孩子感到骄傲,虽然他有缺陷,但在我们眼中他仍然是如此的可爱,讨人喜欢。但是每次带他出去的时候,邻居、路人包括超市里售货员都会向我们投来怜悯甚至异样的眼神,这让我和老公感到很受伤害。”
那些遭遇不幸的人的确值得我们同情和怜悯,但是如果过了一定的尺度的话,也许反而会伤害到他们。倒不如放下我们那些无谓的优越感,给他们一个微笑,真诚地接纳他们,视他们与己无异。
有些困难也许在我们自己看来并不是问题,或者说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在那些“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世俗的“准则”之中,部分人就会选择屈服,将自己那原本不在意的问题无限扩大,于是各种心理症状随之出现。
其实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对此“居功至伟”,因为它无形的限制了我们太多思想行为,将我们催眠得太深: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主外女主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更能让自己和家人安心;女生在亲密关系中就应该更多的被动一点;女生过了三十还未出嫁一家子就开始着急、开始惆怅、为之焦虑;男生要以事业为主;家丑不可外扬等等。
以上这些思想都使我们被牢牢地束缚住,我们似乎永远活在一个被自己限制的框架内,那个“所谓”的社会准则中,即使喜悦也不敢大声地笑,因为我们曾被教育过要学会克制;继续悲伤也不敢放肆地哭,因为我们曾被教育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使喜欢也不敢大声地说出来,因为我们曾被教育过要学会矜持;即使想做丁克一族也不敢表达,因为我们曾被教育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们的文化正在教授着一些错误的东西,我们能否有勇气对它说不,然后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
至少,尝试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