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逢子必炒”一说,是炒黄说的具体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较原色加深,鼓起,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于是今天试了炒决明子。
炒之前,按50:1的比例,在50克决明子中加入1克盐,加入水,盖过决明子即可。闷泡一下午晚上,水被吸收了,最后只剩一点点水。决明子变大了。
炒制中:
1、刚倒入决明子,开文火控制火候。2、在锅中2分钟以后,决明子温度开始上升,颜色开始有些变化了。3、在锅中5分钟以后,随着决明子温度的继续上升,决明子表面开始出现白色膜的现象。并伴有一股清香味。5. 炒制后,捣碎。中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虽煮之终日,米岂能出哉。”(《粹言》)
决明子生品质地很坚硬,捣碎差。用现行方法(炒黄)炮制的决明子虽然清热泻下作用有所减弱,但清肝与通便作用仍较明显,且质较酥脆,易于捣碎,煎出效果好;
逢子必炒,必定超凡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较原色加深,鼓起,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