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 做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 | 来源:发表于2024-12-11 19:07 被阅读0次

有一个博主推荐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所以我也顺道买了。

作者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在那个看不到希望,又要忍饥挨饿,还要时不时面对死亡的地方,他坚强地活了下去。

他是靠什么活下去的呢?

他在进集中营之前完成了手稿,但是进了集中营就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上交,一丝不挂地去领取破旧的衬衫和不合身的裤子。当时他把手稿藏到了大衣里,这是肯定找不到了。他不甘心自己心血研究就这么付诸一炬,所以他就有一个意愿,好好活下去,把著作写出来,帮助更多的人,他觉得这样才有价值。然后他就是靠着这个信念顽强地活了下来。

我边读书,边从书中摘抄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语句:

1.知道为什么而活,便能生存。

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3.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

4.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那时最重要的。能够见证人类潜能之极致,即人能够将个人的灾难转化为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为人类之成就。

5.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的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的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的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6.人不是简单的活着而是时时刻刻需要对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7.如果人不能负责任的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

8.人主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义。

9.意义治疗师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视野,使他意识到其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

10.发现生命意义的方法:(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11.自我实现可能是自我超越的唯一副产品。

12.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叔本华的话了: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事实上对于精神病学家来说,厌倦所带来的问题要比焦虑带来的多,而且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因为自动化可能导致普通工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许多工人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

13.遇到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被追求享乐所替代。

14.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了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15.一旦他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16.生命的意义在于每个人身上在每个时刻都是不同的。

17.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义任何目标,因此觉得活着无畏的人是可怜的,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死掉。一般他们还会说,我对生活不再抱任何指望了。

18.苦难也有存在的意义。

对于第一条,知道为什么而活,便能生存。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采访了大量的人,得出结论,89%的人承认人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认自己的生活中确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意愿为之献出生命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对生活没有目标和方法,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成就感,他既不愿为自己活,也不愿为别人活,所以就早早地结束了生命。

而有一小部分的人有方向,有目标。他们思想觉悟高,不求名不求利,埋头苦干,只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的人是国家的脊梁。

人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极端,究竟是大脑的哪个部位控制这样的思想呢?如果能找到影响人类价值观的部位,是不是可以人为干预一下,减少自杀率呢?

对于12条,我联想到教学,那些对学习产生焦虑的学生,担心自己学不会,害怕自己考不好,是因为他们还想着学习,还愿意努力,那么老师开导开导心情,指导指导方法,这类学生或许就是改变心态,成绩还算可以。而最麻烦的是那些对学习厌倦的学生。他们或许是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所以导致他们无心向学。作业做不会,听课听不懂,他们和那些所谓的成绩优等生相比有大把空闲时光。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个空闲时间,也没有方向和目标,于是说话,睡觉,用闲聊打发时间。

而因为他们在学习上受到了挫折,学不会,听不懂,那么他们反而选择用追求享乐来替代,比如打游戏。基本上每个学困生都是游戏迷,他们在游戏中醉生梦死,呼风唤雨。他们不想回到现实生活中,不愿接受挫败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出生命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lt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