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71155/f29f7e029ae0c2e7.jpg)
练习发音的实质是形成习惯,而要形成习惯,必须反复练习到自动化程度。为什么?
首先,大脑以最省力的方式运作。什么方式最省力?已形成习惯的方式。研究表明,处理新事物时,大脑多部分参与,耗费最大;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参与的部分减少,大脑的耗费降低;最后形成习惯后,大脑耗费降至最低。以后处理同样事物,大脑直接启用这个习惯。
其次,讲话是一项极富挑战的任务。讲话时,我们要先形成话语计划,比如,in the living room是一个可接受计划,而room in living the就不是。话语计划暂存在短时记忆中。暂存的话语计划容易互相干扰,而且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所以我们经常是边想话语计划边说[1]。
一旦不能及时想到话语计划,我们会把一个音拖长或加入嗯、啊之类的词以获取更多的时间。同时,我们还要记住前面已讲内容,以避免重复、遗漏等问题[1]。显然,讲话时大脑通常处于高度紧张运行状态。
最后,发音涉及多个肌群的协调运动。发音有赖多个发音器官的运动;嘴巴的开合,舌头的诸多运动(比如,舌尖伸至上下齿之间,舌前部抬高至上颚,或舌后部降至底等),声门的开合等。这些器官的运动由各自相应肌群的运动来实现。
每个肌群要在恰当时间作恰当反应,使相应发音器官运动至恰当位置,所有肌群协调运动的结果就得到某个正确的发音;哪一点有差错,发音就不对。像这样涉及多个肌群的复杂精细合作,必须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形成正确习惯,以求发音正确、稳定。
如何让正确发音形成习惯?新学时,建议先看着单词试着发音,然后核查这样发音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只要练熟就好了。如果不正确,说明若凭感觉,自己很可能将这个音发错,就要反复练习,直到不用想就能轻松准确地发音。如果未达到自动化程度就停止练习,时间一长记忆就会消退,再看到这个词时,发音就会错。
矫正错误的发音,比如,发/θ/、/ð/时音舌尖不在上下齿之间,将/n/发成/ŋ/,等,需要双倍针对性练习。因为已经形成了错误习惯,现在要打破旧(错误)习惯,形成新(正确)习惯,自然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否则,需要发音时启用的多半还是错误习惯,从而强化了错误发音。
习惯到底有多大力量?如果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习惯,比如吃饭拿筷子,未能让我们感受到习惯的力量,建议看看《习惯的力量》[2]。该书有详实的例子,并有科学研究支持,清楚指出,形成习惯后,遇到适当情形,习惯自行启动,当事人可能都意识不到。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使正确的发音形成习惯,我们就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内容上,无需再分神注意发音问题。
小结:
● 大脑以最省力的方式运作。
● 讲话是极富挑战的任务。
● 发音涉及多个肌群的协调合作。
● 必须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形成正确发音习惯。
参考文献
[1] MacDonald, M. (2013). How language production shapes language form and comprehens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4. doi: 10.3389/fpsyg.2013.00226
[2] Duhigg, C. (2012).The Power of Habit. New York: Random House LLC.
(完)
如果想看作者的其他文章,可进入作者主页或直接点击下面文章的链接。
写:看图写作,命题写作,写概要,读后续写(1),(2),翻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