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87号暖阳录共觅美好专题
【阅读】“胶囊”里的汉娜·阿伦特

【阅读】“胶囊”里的汉娜·阿伦特

作者: 诗酒寒秋 | 来源:发表于2023-12-20 20:01 被阅读0次

          顾名思义,“胶囊式传记”就是短而精,好处是能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最全面”地了解传记主人公的事迹与思想。两个“最”,前一个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往往选取最能代表主人公思想与经历的几个片段,同时舍弃很多精彩故事,所以后一个“最”并不一定靠谱。

          美国传记作家安妮·海勒的《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就是这样一粒“胶囊”。

          汉娜·阿伦特是美籍德裔犹太人,《极权主义的起源》《过去与未来之间》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等一系列著作展示了她天才的洞见和隽永的智慧,为当代政治哲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

          阿伦特人生经历丰富、思想深刻复杂,截取片段难度不小。胶囊式写作很难按人物生平的时间顺序来写,安妮·海勒的这本小书便从举世瞩目的1961年以色列审判纳粹军官艾希曼写起、从阿伦特最具爆炸力的观点“平庸之恶”写起,然后再回到时间顺序,写阿伦特的童年-青年-流亡-到美国-写作《极权主义的起源》,最后一章又回到“审判艾希曼之后”,呼应了开头。

          在耶路撒冷,起先,阿伦特很自信,因为舆论很一致地认为艾希曼是个“心很残忍的恶魔典型”。但随着审判的进行,她认识到艾希曼不过是一个平庸的蠢货,他既不是天性凶恶、也不是思想恶棍,他勤奋地做着上司交办的事而没有动机。但这样的人更可怕,因为他不思考,长期作恶却不带一丝激情。阿伦特进一步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点艾希曼的影子。

    艾希曼受审

          阿伦特常常能言他人所不能言,她的声音被称为“最天才又最具挑衅性的声音之一”。果不其然,两年后,当她写出震撼世界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提出著名的“平庸之恶”概念,也写出了当年犹太领袖们不同程度与希特勒合作,在屠杀犹太人时助纣为虐,甚至说出“犹太领导人在毁灭自己民族的国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是整个黑暗故事中最黑暗的一章”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自然引起轩然大波。

          安妮·海勒记录了前者引起的巨大争议和后者引发的朋友和舆论对阿伦特的大范围抨击,她被一些人视为“犹太人的叛徒”,以色列的创建者本-古里安也给美国总统写信抨击她。她陷入空前的孤立,忧虑、恐惧,甚至怕被剥夺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美国国籍。虽然阿伦特努力向好友解释自己的初衷,但仍然不被原谅。这段时间,阿伦特的灾难也接踵而来:丈夫突然重病(动脉瘤破裂),她自己则遭遇重大车祸……

          通过海勒的笔,我们得以了解阿伦特的心路历程和遭遇,看到了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光鲜的背后,阿伦特的不堪。

          写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的风暴,海勒把笔触拉回到时间顺序里,从阿伦特的童年开始。

          阿伦特1916年出生在德国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二战后割让给苏联,成为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童年生活优裕快乐。但这种快乐仅维持到7岁,他父亲就因梅毒去世。梅毒在当时被称为“贱疾”,是家族丑闻。阿伦特的童年后期生活就笼罩在这样的阴影里,却也让她学会了如何掩饰恐惧、痛苦和耻辱、“她的敏感和脆弱日渐生长,几近畸形”。

          父亲去世后没多久,一战爆发,阿伦特到处躲避战乱,食物和燃料严重短缺,先前的优裕生活一去不复返。没办法,母亲嫁给了一个俄裔犹太鳏夫。阿伦特随母亲进入这个新家庭,生出了强烈的流离失所的感觉和怨恨……她后来在一篇文章里描述自己的青春期:“梦游般、中邪似的封闭。”

          1933年,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开始抓捕反对者,也借机限制了公民自由。阿伦特本想留在德国做抵抗,但一次被捕的遭遇让她踏上了流亡之路,从德国到捷克再到瑞士,最后落脚于巴黎。德法开战后,巴黎被德国占领,阿伦特又逃亡到美国。到纽约时,她身上仅有25美元。

          后来,她的才智和努力让她在美国干得风生水起。1951年,《极权主义的起源》出版,为她赢得了巨大声誉,也奠定了她卓越政治理论家的地位。这本书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道,对“极权主义”和“大屠杀”的深入分析直抵人性根源,解释了为什么“种族灭绝”这样令人发指的犯罪得以发生,而没有遭受到任何抵抗。

          在这本“胶囊传记”的最后一章(第六章)里,作者又把阿伦特拉回到《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风波之后的岁月。这些年,她慢慢恢复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与朋友们的友谊,主要精力仍然放在讲课与写作上,成了“当时最伟大的导师之一”。她还写了《黑暗时代的人们》,记录她已逝去的朋友们,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二十世纪政治和道德大灾难中心的重要人物。

          阿伦特的最后一本书《精神生活》,是在她去世后出版的。安妮·海勒写道,阿伦特晚年得出结论:“人类灵魂生来就要在公共舞台上亮相,在共享的世界中成就最生机勃勃的自我。”

          阿伦特声名显赫,但争议不断。她呼吁全世界的犹太人组成一支军队与纳粹德国作战,她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但她又反对在巴勒斯坦建立单一的犹太人国家。她就是这样一位愿意为了自己所信之理念“逆风而行”的人。海勒的《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记录了这些争议,也澄清了一些传闻,比如她和海德格尔但关系。

          1925年,阿伦特进入大一后迷上了马丁·海德格尔的课,半年后成了有妇之夫的海德格尔的情人,两人断断续续维持了三年的情人关系后分手。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对阿伦特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但在1933年德国法西斯专政愈演愈烈之际,数千大学教师被解雇、受迫害,而海德格尔却加入了纳粹党并带领960位教授公开宣誓支持纳粹政权。上世纪70年代,阿伦特和海德格尔前后脚去世,十年后,他们当年的恋情被披露。因为海德格尔的纳粹背景,阿伦特也被卷入争议。2014年,海德格尔的《黑色笔记》出版,书里涉及了他和阿伦特的情人关系,再次掀起波澜。安妮·海勒对此做了更新,也澄清了海德格尔的一些说法,还以公正。

    晚年的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毕竟是一本“胶囊传记”,全书仅六章、9万多字,对阿伦特这样一位当代成就最著的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来说,这点字数远远不够,何况阿伦特的经历又非常丰富。但安妮·海勒还是准确勾勒出了阿伦特一生的曲线。

          这本小书用快节奏的方式描述了阿伦特充满内心矛盾的一生,写她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不会“因为社会的不认可,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最终在一个黑暗时代展现出了自己的光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胶囊”里的汉娜·阿伦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q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