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男友给我发了张图,楼下的小龙虾店的门口被即将新开的面店的广告围了起来,招牌上的小龙虾红底白字已有些暗淡,新围栏上的面馆名称也是红底白字,却亮的醒目。旁边附上的招聘给显出它的雄心壮志。其实这一结局我早有预料,但还是被它的速度之快惊掉了下巴。
小龙虾店大概是三个月前开起来的,与周围的小店相比没什么不同,新的招牌,店内陈旧的座椅仿佛前任留下的痕迹,不免猜测它可能是主打外卖外送?但店里地方又十分宽敞,摆放了5,6张桌子,又揭示了它想堂食的心,这种定位不清可能是它死亡的原因之一吧。店员是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会对来往客人热情的笑,搬运食材时手脚麻利,那时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至于我为什么能记住它,实在是小店的地理位置优越,在两个街角的拐角点,出门去取快递时总会碰上,多看两眼便引发了想尝试的心。虽然是个门面,但是他们的营销策略有点像路边小摊,每逢开业时间(大约是下午6点)便在两个街角口摆上新鲜出炉的小龙虾,用的是食堂大锅饭的大铁盆装着,红红亮亮一片甚为壮观,再加上新鲜的辣椒香味,周围一片路人总被吸引了瞩目。既被吸引,焉有不试之道理?小店定价有三种,大中小各一,大份99生虾4斤量,中份79生虾2斤半量,小份39生虾1斤量。小店店员很实在专门强调重量以生虾计,不是活虾重量,略有减少,也算是解了我一个未知之谜。作为一个小商贩之女,我对重量及其敏感,往日吃小龙虾总觉得重量不对劲,总以为是缺斤少两,但每家店总如此,总不能每家店都缺斤少两吧,原来是不成文规矩。我询问店内口味,被告知目前只有香辣这一味,若后续生意稳定,会再增加其他口味。我实在不是很能吃辣,但耐不住诱惑,还是点了大份,回去与男友一起尝尝鲜。
它的口味是好的,差不多算我吃过最好吃的,虽然辣了点,吃完一份大份,我差不多喝了5,6瓶饮料才勉强压得住,并且第二天并没有拉肚子,说明辣椒够辣但够卫生。而且它在肉质新鲜的同时壳极其好剥,在这家店之前我吃过7,8次其他店的小龙虾,若肉质新鲜,那么壳一定是难剥的,甚至上牙咬都难以破壳,吃一场下来手指总要多两道伤,而要是好剥的那也是在虾背开了一道划痕,肉质也受影响变得软烂,失了风味。而且它搭配送的黄瓜也是脆脆的,搭配新鲜小龙虾酱汁实在美味。特别是相比前段朋友推荐的饭馆里的小龙虾相比,它简直碾压取胜。我对它评价很高,大力在朋友圈内推广,奈何朋友都与我距离甚远,终究无一人来尝。而且小龙虾这种东西终究是小众夜宵,没人会天天吃它,因而我眼见着它店里的伙计从积极眼里发光,到无所事事,刷手机不抬一眼。我后续又点了一次,带去1小时地铁外的发小尝试,也许是时间过于漫长,到达时已只剩余温,辣度未减,但肉味显得有些油腻,黄瓜也有些发软。发小评价口味在中等之上,但不会为此专程跑一趟,唉,这可能是它死亡的第二个原因——不够日常吸引附近人群,又不够惊艳吸引远处食客。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小龙虾总是作为饭店里的时季菜肴而无法单独开一家店,实在是客户群体有限,单一品种撑不起一家店的体量,哪怕已经做到上层也无法影响这个市场。同理,旁边的兰州拉面店开了数年,味道实在乏善可陈,但始终屹立不倒,便是抓住市场的范例。而类似品类的绝味式卤味店为啥能长久不衰,首先是口味方面,小龙虾易受温度影响口味,当有其他因素影响温度时,味道受损,易伤口碑;其次是展示方案影响,小龙虾像食堂一样展示,但食堂客流稳定可快速清盘,小龙虾店做不到清盘,该直观展示方案便会影响后续购买者印象,不如活虾展示。而卤味店都没有这些问题,口味不受温度影响,可存放长久,适合外带,货品量丰富而占地空间小,可称重兼顾各收入水平客群,不需堂食占店面空间,铺面成本压力小,配送外包给其他平台,人力成本也小,1-2人即可完成销售,因而可持续发展,长久不衰。
对于一个食客而言,我只希望店家食物口味稳定而居于同业水平上层,而对于一个店家而言,他所考虑的却不仅仅是顾客。创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