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的中小学生是幸福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从城市到乡村,很少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青少年了。这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当今社会的中小学生也是不幸的。他们的精神生活痛苦贫瘠,大部分学生缺少玩伴,缺乏爱好,学习被动,他们在老师、父母的催促、逼迫甚至鞭打下无奈的读、背、抄、写,没有任何创造力,丝毫感受不到收获的喜悦,完全一副提线木偶的模样。这已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造成这种症结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那么又为什么没能养成好习惯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索。
一、启蒙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到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有条件的家庭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何其重视!今天,几乎百分之百的家庭都有条件让孩子享受基础教育,但是孩子六岁以前的养成教育却被许多家长忽视。孩子没有进入幼儿园以前的两三年,基本上就是吃、睡、玩三件事。即便是这三件事,也没有做好:吃的无节制,睡的无规律,玩的无教意。
而我国的学前教育更是饱受诟病。家长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最为关心的是这个幼儿园的伙食怎么样?孩子能不能吃的饱,睡的好?其次才去关心幼儿园的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教育理念。这就让幼儿园投家长之所好,重饮食、轻教育。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使得孩子六岁以前的养成习惯教育严重缺失,大部分孩子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
二、基础教育阶段的习惯教育浅尝辄止。
我们知道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而改掉一个坏习惯更是需要极长的时间和极大的毅力,这跟“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是同样的道理。但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却总是让基层的教师们无所适从:今天打篮球,明天踢足球;今天大喊减负,明天又搞抽测;今天爱上阅读,明天手工制作……要知道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而绝非什么“21天”。如此朝令夕改却又苛求老师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顽劣的孩童,变成一个习惯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是痴人说梦吗?
在这方面我校有两个极好的范例:一是坚持了十余年的《中华诗文》的诵读,学生自一年级开始,每学期背诵30——60首、篇古诗文,六年坚持下来,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已经远远高出同龄的孩子。二是我校的特色课堂《新闻直通车》,几年来,学生们通过这节小课堂,了解了外面的大世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口才,提高了胆量,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三、老师、家长没有做到正确的垂范。
从事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工作者,其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教学水平高超,而是要有对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很多教师对学生的缺点缺乏包容,动辄责骂甚至体罚,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是一种负面教育。倘若老师能够弯腰捡起教室地面上的垃圾字纸,这不是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爱护班级卫生、保持班级卫生的示范吗?
再看我们的很多家长也没有在言谈举止方面给孩子做出应有的示范、正确的表率。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摆弄手机;工作、生活中不顺心时毫无顾忌的在孩子面前爆粗口;路怒、骑电车无视红绿灯……试想孩子会不会也跟着老师家长学呢?试想在这样的环境的熏陶下孩子又怎么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呢?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启蒙教育阶段的习惯养成重视起来,同时重视基础教育阶段习惯教育的连续性,全社会共同努力,在行为习惯方面给孩子做出榜样。因为毕竟: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国家的命运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而个人的命运同样影响着国家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