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一天总会到来,但我不知道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这是知道亲人得病的那一刻,我心中最直接的感受。
今年我二十四岁了,长大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影响绝大多数是正面的,我的快乐越来越多,心态也越来越坦然,对人生也更加有掌控力,但唯一不能释怀的是,随着我的成长,身边亲人的日渐衰老。当爷爷奶奶们都迈入古稀之年后,我曾经隐隐约约有些担忧,不常在家的我,还能陪伴他们几天?所以我尽力每个假期都回家,经常去看看老人,我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可当这些朦胧的担忧真的变成一个具体清晰的数字时,我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死亡距离我们有多远有人说,只有两件事能让你迅速成长起来,一是自我的彻底否定,二就是经历至亲的离世。
而从我记事以来,确实还从来没有直面过死亡,所以对这一领域,我的意识一片空白,也很抗拒提起。所以就算在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上看到这本《最好的告别》,有些好奇,还是决定不看,因为它的副标题是"关于死亡和衰老,你必须知道的常识",对此,我选择逃避。
之所以对死亡避而不谈,归根结底还是受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们的文化中,谈死亡是一种忌讳,因为这个字眼是不吉利的象征,人们最怕的是一语成谶。《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原名为《Being Mortal》,直译过来应该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更加贴近书的内容,但或许还是避讳的考虑,中文译本选择了告别这样一个更容易接受、更隐晦的表达方式。
死亡距离我们有多远而现在,经历了很多事儿后,现实逼着我不得不去思考"生与死、活着的意义",这时我才终于下定决心打开了这本书,一字一句地读下去,尽管很多片段很残忍,像把鲜活的生命撕裂了给人看,但是却讲得很现实,很理智,看完后对衰老和死亡这两件看似很遥远的事情,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
认识一:尽管医学的水平如此发达,但死亡仍旧是正常现象
当家里的老人生病时,第一反应是什么?自然是去医院,求助于医生。这显然没错,但错的是,人们高估了医学的水平和医生的能力,而把全部的希望寄希望于医院。甚至愿意让病人从诊断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为止,都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掌控。
我们必须意识到,就人类目前的能力而言,医学水平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新的致病因素繁衍的速度,就像抗生素的种类仍然远少于致病菌的种类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医学能治愈疾病是例外,不能治愈才是常态。
我们知道,现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坏境大大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从四五十岁延长到了六七十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长生不老,生老病死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依然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意外。基于这种观念,人们才能更平和地接受医学的种种不可能,以及大部分情况下,医生的无能为力。
认识二:去疗养院还是子女的家?其实老年人最想要的是"自己的家"的感觉
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独立,因此把父母送去疗养院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父母真的想待在疗养院吗?子女也许是好心,他们最在乎的是安危,他们认为疗养院能够提供给老人安全、周到、全方位的服务,这就足矣了,然而对老人来说,这些远远不够。
通过对众多老人的调查,作者发现,老人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丧失了固有的生活方式。离开居住几十年的家而去往疗养院,老人们会有一种被束缚的犯人的感觉,这让他们感到很恐惧。因为对一个人而言,有一个觉得是自己的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于鱼一样。
虽然这是一个基于美国的医疗环境下出现的问题,但也提醒我们必须认识到,安全绝不仅仅是老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许他们会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认识三:是否该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放弃医疗救助?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很多病人和家属依然选择与病魔抗争的奋斗模式,尤其是癌症患者,决不放弃化疗是他们挽留生命最后的挣扎,哪怕副作用会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如果你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这是人之常情,是在求生的欲望支配下,人们最本能的反应。做出放弃治疗的决定,是很难迈出的一步。但是事实就是,尽全力救治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延长生命是重病患者最主要的目标,但绝不是唯一的目标。“调查发现,他们的主要担忧还包括避免痛苦,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意识清醒,不成为他人的负担,以及实现其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觉,而我们的技术性医疗体系完全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所以,抵制医疗的过度干预就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抵制不是停止治疗,无所作为,而是把生命中的重要事情重新排一个优先级,假设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长生命,那么重排后最主要的可能是解除痛苦,减少不舒服的感觉,或者尽量保持头脑清醒,或者偶尔能和家人外出。
总的来说,读完本书,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认识: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当然这种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顿悟。
那么,回到题目中提到的问题,死亡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其实一点都不远,无人能逃脱生命的悲剧,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走在一条通往死亡的道路上,生命的每一天都比昨天离死神更近了一步。"向死而生"不是悲观,也不是忌讳,是一种更珍惜此时此刻的生活态度。正如一位老爷爷在书中所说:"如果明天我就死去,我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不满,我的人生是圆满的。”
是的,让"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我能想到的,最完美的一生。
网友评论
我想有生之年,我们就是在这些经历中不断成长,我们的情感也因此丰富。
珍惜眼下的每一天,去尝试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