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设计模式综述

设计模式综述

作者: 小飞侠fayer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0:49 被阅读0次

1.为什么需要设计模式

1.1 软件设计准则

一个好的软件系统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image.png
* 单一职责原则

一个类=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即耦合性太高=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职责

* 开放封闭原则

一个实体(类、函数、模块等)应该对外扩展开放,对内修改关闭
即每次发生变化时,要通过添加新的代码来增强现有类型的行为,而不是修改原有的代码。
符合开放封闭原则的最好方式是提供一个固有的接口,然后让所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类实现该接口,让固定的接口与相关对象进行交互。

* 里氏代替原则

子类必须替换掉它们的父类型。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子类替换父类后,程序的行为是一样的。
只有当子类替换掉父类后软件的功能不受影响时,父类才能真正地被复用,而子类也可以在父类的基础上添加新的行为。

* 依赖倒置原则

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而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
所谓的的 “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编程”。这样可以降低客户与具体实现的耦合。

* 接口隔离原则

使用多个专门功能的接口,而不是使用单一的总接口。
不要让一个单一的接口承担过多的职责,而应把每个职责分离到多个专门的接口中,进行接口分离。

* 合成复用原则

在一个新的对象里面使用一些已有的对象,使之成为新对象的一部分。
新对象通过向这些对象的委派达到复用已用功能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要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继承。

  • 最少知识原则(迪米特法则)

一个模块或对象应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这样当一个模块修改时,影响的模块就会越少,扩展起来更加容易。
关于迪米特法则的其他描述:只与你直接的朋友们通信;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和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就使用了迪米特法则。

1.2 什么是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其实就是为了使代码满足上述设计原则的要求,针对某类特定问题的代码设计解决方案。
它其实是是一套代码设计的经验总结。

1.3 使用设计模式的好处

  • 提高代码复用率,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

  • 提高代码可维护性、可拓展性

  • 使代码更加优雅

  • 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

2 设计模式分类

image.png
* 创建型模式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对类的实例化过程进行了抽象,能够将软件模块中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为了使软件的结构更加清晰,外界对于这些对象只需要知道它们共同的接口,而不清楚其具体的实现细节,使整个系统的设计更加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本质:创建对象的模式:对类的实例化进行抽象,能够将软件模块中对象的创建和对象的使用分离
特点:1.封装了具体类的信息 2.隐藏了类的实例化过程

创建型模式在创建什么(What),由谁创建(Who),何时创建(When)等方面都为软件设计者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灵活性。创建型模式隐藏了类的实例的创建细节,通过隐藏对象如何被创建和组合在一起达到使整个系统独立的目的。

例子: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建造者模式,原始模式

* 结构型模式

在解决了对象的创建问题之后,对象的组成以及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就成了开发人员关注的焦点,因为如何设计对象的结构、继承和依赖关系会影响到后续程序的维护性、代码的健壮性、耦合性等。

本质: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
两种类型:1.类结构性 :采用继承机制来组合接口实现 2.对象结构型:组合对象的方式来实现新功能

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描述如何将类或者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结构,就像搭积木,可以通过 简单积木的组合形成复杂的、功能更为强大的结构。

例子:外观模式/门面模式(Facade门面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代理模式(Proxy)装饰模式(Decorator)桥梁模式/桥接模式(Bridge)组合模式(Composite)享元模式(Flyweight)

* 行为型模式

在对象的结构和对象的创建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就剩下对象的行为问题了,如果对象的行为设计的好,那么对象的行为就会更清晰,它们之间的协作效率就会提高,

本质:对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划分责任和算法的抽象化
两种类型:1.类的行为模式 :采用继承机制在几个类之间分配行为 2.对象的行为模式:对象聚合的方式来分配行为

行为型模式涉及到算法和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模式描述了对象和类的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模式。

例子: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观察者模式(Observer)状态模式(State)策略模式(Strategy)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命令模式(Command)访问者模式(Visitor)调停者模式(Mediator)备忘录模式(Memento)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3 怎么用好设计模式

  • 熟能生巧

  • 提前预判变化

  • 多种设计模式混用

  • 代码重构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过度使用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综述

    设计模式:设计模式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实现/解决某些问题,而形成的解决方案规范。增加代码的可重用性,让代码能更容易理解...

  • 设计模式综述

    设计模式简介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

  • 设计模式综述

    1.为什么需要设计模式 1.1 软件设计准则 一个好的软件系统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 一个类=只...

  • 快速理解设计模式之创建型模式

    要想更全面理解设计模式,建议先查看Spring的设计模式快速入门干货,前半部分是设计模式的分类和综述,与Sprin...

  • iOS常用设计模式综述

    1-设计模式主要有三种: 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描述如何创建对象; 结构型模式:主要用于描述如何实现类或对象的而组合...

  •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综述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

  • 行为型模式之职责链

    参考: 责任链模式综述 引言: 行为型模式是一类主要关注对象之间相互通信(也可以说成交互)的设计模式。 其作用...

  • KG知识图谱 学习 Part2 - 知识图谱设计

    ?主要是进行知识图谱的设计模式和方法☺️这部分的学习主要就是对实体的设计和关系的设计 综述 1.知识设计方法 1....

  • 游戏中的设计模式综述

    初衷 学游戏制作也有一段时间了,越来越觉得游戏制作对于我们程序员来说根本还是在编程而不是使用引擎(或许是unity...

  • 交互设计师在整个产品中需要做的东西

    交互文档通常包含以下几部分: 一、设计综述 二、交互原型 三、可点击原型/动画demo ---- 一、设计综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设计模式综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gv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