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遣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借醉酒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
此词当作于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2月5日)辛弃疾闲居瓢泉期间。此时南宋朝廷只图享乐,不思恢复,现实昏暗,是非颠倒。词人忧心如焚,一肚子不合时宜,又不便明言,于是创作此词以发泄胸中愤懑。
此词题目曰“遣兴”,也说明这是抒写情怀,词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绪。
此词上片词人说忙着喝酒,醉里贪欢。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了。孟子曾说过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而词人却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
下片则完全是描绘一次醉态。时间发生在“昨夜”,地点是在“松边”。这次醉后竟与松树对话,问松树自己醉得如何。以松树为友,可见知音极少。自己醉后摇晃,却以为松树摆动,明明是自己扶着松树站起来,却说松树要扶他。最后是用手推开松树,命令它走开,表现独立不倚的倔强性格。这些醉态写得非常逼真,可谓惟妙惟肖。但这不拘形迹的醉态,实际上也都是表现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