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课走,逛一趟简书思维
写作中,99%的人擅长砍柴,只有1%的擅长磨刀

写作中,99%的人擅长砍柴,只有1%的擅长磨刀

作者: 在下行之 | 来源:发表于2016-12-25 13:35 被阅读8433次
    ( 图片来自网络 )

    文 | 行之

    以前有人问我,在写作中,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在哪里?

    我说,写作偏专业的,不管写得好不好,都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就是说,无论他写什么,写得好不好,他都知道是自己是怎么具体完成作品的。

    而偏业余的写作,是凭着感觉和经验写,偶尔写得很好,但是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一步步完成的,无法总结经验,写得不好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无法总结原因。

    这就好比专业的桌球运动员,在打出每一杆球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用的杆法,挥杆的力度,对准的角度。他们知道用什么要的技巧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失手率很低。而业余打桌球的,往往是凭着孰能生巧,一种直觉在打球,即便打出一杆漂亮的球,也分析不出来具体的所以然来,失手率肯定高。

    很多人写作,觉得日更才是硬道理,一天写500字,然后写800字,最后写几千字,写得多自然就能写好。其实这是误区,古往今来写作真正写的好的人,从来都不是在拼数量。写作本质上是手艺活,是技术活,单只是重复操作,而忽略技术,基本就是无用功。

    要想写作持续进步,关键的一点,是你无论写什么,都要知道自己完成的步骤。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猛写,写了几十万字,几百万字,发现还是进步甚微,这叫盲目地砍柴。刀都没磨好,砍柴当然是不顺手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会写作的人,功夫往往不是花在砍柴上,而是花在磨刀上。

    举个例子,很多都说方文山的歌词写得好。其实方文山一首歌词才几百字,真正写的话,10分钟就够了。但是很多歌词,他一首要写半年。这么长的时间,他是花在磨刀上的。

    方文山的歌词,最特色的绝招是他在修饰手法上的运用。汉文学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几乎囊括了汉文学写作中所有句子的技术处理。他的歌词里,大量使用修辞手法,比如: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譬喻手法)

    《小小》中“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复迭手法)

    《东风破》中“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转化手法)

    《发如雪》中“我等待苍老了谁?”(转品手法)

    《青花瓷》中“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倒装、譬喻手法)

    《菊花台》中“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析字手法)

    其中,“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的析字手法是比较冷门的修辞,“愁”字上面是一个“秋”字,下面是一个“心”字,所以把“愁”析字成“秋心拆两半”便写得十分生动。

    在《烟花易冷》里面,方文山的修辞手法,运用更加密集。几乎每一句都在使用修辞手法,比如开头的: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转化,移情手法)

    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通感,转化手法)

    如你默认,生死枯等(比拟,示现手法)

    中间的: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示现,设问手法)

    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反问,移用手法)

    高潮的: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描摹,示现手法。这里,还化两首古诗,“雨纷纷”化自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化自杜甫的“城春草木深”。)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转化,借喻手法。这句实际上是隐藏的比喻,把缘分比喻成蒲公英的种子,从而落地生根。)

    很多人写东西,写完之后就以为完成了。但如果有人问,你这东西是怎么写出来的?却不一定回答的上来。那么,无论这东西写得好不好,从长远看,很大程度相当于无用功。因为如果作者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完成一篇作品的,就更别指望别人知道其中的技术含量。

    方文山在写字的每一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用的手法和操作技巧。他大部分的时间不是花在砍柴上,而是磨刀上。磨刀,也就是所谓的把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处理,每一个修辞能带来的效果做到心里有数。

    唐诗的绝句,律诗,每一种规格都有标准,所以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必须对每一个字的排列,发挥的效果有充分把握,才能让短短几十个字组合在一起时产生妙笔生花的效果。如果出了任何一点问题,就要功亏一篑。所以唐诗字不多,但专业化的程度,却高不可及。

    用钝刀砍柴,无论怎么砍,效果都不会太好,效率也会越来越低。如果用一把磨利的刀砍柴,则无往不利。任何一篇文字,拆开来看,都是结构技巧,修辞技巧,以及各种炼词造句的组合体。如同一个机器,如果能精准拆分到每一个零件,那么学习高手笔法,就能事半功倍。

    写作中,99%的人擅长砍柴,只有1%的人擅长磨刀。擅长磨刀,即是知道别人,也知道自己,每写一篇东西,是如何精细化操作的,素材,角度,结构,炼字风格,段落层次,修辞手法,表现主义,详略,顺序等等。

    好比一个厨师,做每道菜,知道自己用的材料,佐料,刀工,厨具,烹饪手法,火候等等。

    所谓手艺,要先懂手法,才能产生艺术。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

    2016-12-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源妈生活圈:写作,先从磨刀开始吧
      • 船长大人啊:不敢苟同,写词是文学但是文学不仅仅是写词
      • 老孙来也:所谓手艺,要先懂手法,才能产生艺术。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
      • 674d7cec5e34:原来我一直忘了磨刀……难怪,难怪。
      • 十六画生的写作:写作步骤可以习得,写作输出的内容却需要日常的积累,
      • 嘿我是侠侠:好文。
      • 渔盏:很受启发
      • 冷亦霜:有收获!感谢!😁
      • 祝融夫人OR:有道理
      • 人在陌上:甚好,虽然做那砍柴的99%都做不到,但有所收获
      • 名门老幺:我也觉得字数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关键自己表达的东西,别人会有共鸣。写小说就是这个套路,黄金三章,好一点五万签约,最坏也会的打算就是字数模式,到一定字数章节会来的鼓励签。但签约之后,盯着打榜,盯着阅读量,完全是一副脱离了写小说的状态,读者也会失去看下去的兴趣。如果十个字能够表达出那个意思,何必要凑满100个?那90字的废话,谁来有共鸣?
      • 悲伤的盖茨比:如何磨刀
      • 黑猫中度烘焙:有启发,学习了
      • 西北西贝:修辞像是血肉,灵感,情绪,感情像是骨头。。。二者合理搭配才会鲜活起来
      • d9164e0ce56a:写作,写出来的文章,要知其所以然,到每一个细节,如同机器精细拆分到每一个零件,好比厨师做菜,知道要用什么工具,什么手法,好比桌球运动员,对于每一杆,要用多大力,多少角度,什么技巧都一清二楚
      • 琉璃花楹:总的来说,不管是日更还是周更,甚至是月更,最主要的是在写作的时候,善于总结,并不断改进,在写作上才会有进步。
      • 勇赴:😁砍柴自磨刀,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这个基本是技术活,诗歌散文小说还真得需要点天赋
      • 7a35eea35169:涨姿势了
      • 小二不2:虽说赞同磨刀不误砍柴工,但99%讲方文山在磨刀,1%讲砍柴,不是很妥
      • 贝贝姐:怎么磨刀?😏得咋磨啊?
      • 7bdda4b63cbc:读完觉得我对不起我所有的语文老师
      • 青桐同学:你也没说怎么磨刀,只是大量列举一些方文山的例子,表面地说谁都懂
        徒忧子: @青桐同学 如果要讲清楚怎么磨刀,需要很深的功力的😄。
      • db910babc638:不是无招胜有招么?
      • 清荷沐阳:我是砍柴的,偶尔也磨刀。😬😬
      • 胡策春秋:汉文学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推荐一本关于修辞的书
      • 心若兮:不过文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可谓独领风骚,让人大开眼界!确实专业至极,赞!
      • 心若兮: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不排除有很多写作的人都是无师自通的,他们也许并不懂什么修辞手法,写作技巧,而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的。就像有些人,他的技艺很高,但是却是“茶壶煮饺子,心里有,倒不出来”,但不能否认他的功夫不好,只能说他也许达到了某个境界,无招胜有招罢了…量上高产不代表质上飞跃,但是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相信比干说不练,或者闭门造车要好得多…
      • 墨涵墨涵:说的有道理,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写了还要总结
      • M和绅士:受教了!
      • 进击的刘安娜:好文!但“他大部分的时间”那一句仿佛多了个不字。
        在下行之: @进击的刘安娜 改过来了,谢谢
      • 慢成长:写的太好了,想请教作者有没有修辞方面的书推荐?
      • 江寄生:技术和感觉都不可或缺,但我更想知道,技术如何磨炼
      • 曹务强:作者的观点适用于相对专业的文学创作吧,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能用简练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逻辑上能够说得通就足够了。
      • ouyangshuang:有道理~套路比熟练度更持久
      • 白芍12:受益匪浅~原来写作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技术活
      • e高山流水:写作还是要注重质量,磨刀是很有必要的
      • 冷秋葵:个人觉得工作中需要专业,生活中需要情感,兴趣使然。
      • 任游子:谢谢用心的作者学习了,期待以后能多分享这方面的知识
      • 77b3d4e0e2ae:个人感觉,还是要多读一些书的。写的感觉和批注来源于书。
      • 王子魚:我就是这文中所说的凭经验和热情者,读后有感触!好文:clap::clap::clap:
      • 憨兜尼:也许专业有专业的好,她会知道读者想看什么想听什么,对胃。。但是见多了之后,反而会觉得油腻。。对于新手,或者说是兴趣使然的写手,她会把她最想表达的内容都表达出来,她不会迎合读者,可能新奇有可能不被接受,但是每一种方向下的结果都是不可预知的,都应该得到尊重。。
      • 楠天下的太阳花:需要专业。。👏👏
      • 东成西九:这个标题吸引了我,角度很独特,所以我关注了你
        在下行之: @徐煜陞 谢谢
      • 米兰文萃:我想做那个磨刀的人,可发现砍柴都不太会,而且还经常跟放羊的人聊天去了。
        玉爰1314: @米兰心莹 呵呵哈哈哈
      • jasonmi:分析的很好。不过例子感觉不恰当,很多技能不都是熟练到最后,都是凭感觉凭直觉来完成作品或者成果的吗?不怀疑好的写作者斟字酌句,但是更多的灵感都是水到自然成的流畅吧?我是小白,轻喷 :blush:
      • ca9096ea7b91:一看就知道是精通写作的老司机
        在下行之: @飞不高是为了降落安全 不会开车
      • 永祺SP:这篇文章是在说你自己?
      • 叶泱曲庸:每次看你的文章,都获益匪浅,即使是干货文也写得行云流水,饶有趣味,真是人如其名,谢谢你,写得这么好。
      • 夏妍妍: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嘛.
      • ea97fae4ebde:从此拖稿又有一个新借口了🤔
      • 婉约的风:谢谢你给了我一个进步的台阶!
      • 阿托的木偶:磨刀霍霍向猪羊。
      • 430c39f25236:总得来说,要看自己的定位,如果是职业写手那么就得去学技巧。如果只是个业余写手,纯属爱好,那么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写文当然希望自己能越写越好,但是不要太在意技巧。多读几本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学,耳濡目染,写作能力的自然不自觉的提高了。
      • 康师傅lw:砍柴和磨刀,总结的真好。
      • 沉默的猫: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刀是基本功,刀磨好了,砍柴效率自然提高了,但柴砍好了,是不是也就证明了自己的刀已经磨好了呢?,我觉得两者是充分必要的关系,
      • 安安9462:没有一个好的思想一切都只是空谈,就像拍电影没有一个好的剧本怎么拍也拍不出优秀的电影!所以,外在的手法都是次要的,内外的思想与灵感才是打动人的关键!哪怕它是朴素平凡的~直白的~
      • 苦桃1:每天写500字 是个营销策略。
      • 青微潇潇:感觉是妙不可言的。
        没有灵感的东西,就像没有灵魂的文章。
        有时候你太注重修辞,也许会过分生拉硬套。倒不如,感觉来了,一气呵成写上点。
        学东西不要死。
        修辞这种东西就跟文言文翻译一样,都是后人总结出来了。
        甚至很多人连修辞都说不清楚,但是能写出来。
        所以不必刻意拘泥在意。
        毕竟不是商业用途,对自己的文章可以温柔一点,自由一点。也许也能发现,阳春三月是美,下泥巴人就不美了吗😀
        STIvan:@青微潇潇 没错
        徒忧子: @青微潇潇 当我看到作者说汉文修辞有63大类的时候,我就觉得作者对写作技巧之类的看得太重了。😆😆😆😆
        伊萨: @青微潇潇 说的好,有道理👏👏👏
      • 钟离姗姗:给坚持不了日更的写作者找了很好的借口:joy:
      • 84875665637e:醍醐灌顶,激发出再写点东西的冲动!
      • 呆萌的加菲小喵:有道理,要多练习磨刀
      • 東門聖手:的确,很多的艺术需要系统的学习系统思考,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 取个帅气的昵称有啥用呢:然而你这篇又再空谈
        在下行之:@取个帅气的昵称有啥用呢 哈哈
      • 抬手镇山河:受教了😀
      • 六洱:能举例说明嘛?
        在下行之:@六洱 已经举例了哦
      • 魏建强:很有功力
      • 花开墙角:写作本质上是手艺活,是技术活,单只是重复操作,而忽略技术,基本就是无用功。
        受教了!
        空然r: @田二娃 重复一件事情,如果这个操作是错的,时间长了你也不一定认为是错的了
      • 3b684a04ffbd:有些歌,词好,值得细品;有些歌,曲好,值得细听。 :relieved:
      • 苍耳的后院:是如果精细化操作的,结尾这句话没看懂,是故意的还是有错字?六七十种修辞表现手法,哪里能看到详细的介绍?
        在下行之:@苍耳的后院 错别字,不好意思。修辞在中学的课本,或者百度里都有。
      • 静水且流深:方法各有千秋,各有各道
      • 静态极妍:说得有理
      • 山唐居士:真正的大家往往并不出自学院派,讲文章讲的头头是道的
        在下行之:@西北坡东南望 是的
      • 林书讲故事:我是中文系的,但是还是写作小白,行之写得太好了!
      • 永恒的自性:后面写的分析的非常好。花时间学习才是写作最关键的部分
      • 阿阿阿当:这样看来,都得中文系毕业才能拿笔了
        徒忧子: @阿阿阿当 你忘记鲁迅先生是学医的了?😆😆😆
        菸雨青城:@阿阿阿当 文山小学毕业的 这和是不是中文系没关系 大兄弟 。 想学 ,坚持学,总会成功。挖苦的理由是一种自我安慰。是一种妥协。
      • 昼一:一部好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酝酿,后依旧非写不可的地步:wink:
      • 刘晓月:💪💪💪💪💪
      • 微微物语:磨刀之功,不误砍柴。

      本文标题:写作中,99%的人擅长砍柴,只有1%的擅长磨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nr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