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记得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里,27岁的东北女孩儿闫晶,在北京狭窄的出租屋里,过着被工作塞满的生活。
最辛苦的时候,她每天要上8节网课,没时间吃饭喝水,要保持同样的坐姿不停地讲课。而她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她想要在北京,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理想是个很自我的东西,有人把房子当盔甲,哪怕脚步很慢也享受人生的分量;也有人对家的要求只有一张床,在天花板一般的房价面前,只想选择最轻松自由的生活。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这代人关注的话题,从娱乐八卦、吃喝玩乐突然就跳转到了 " 买房 " 。房子像是捏在家人手中的那杆秤,用来衡量我们是否过得安稳幸福。
今年除夕,我去机场接过年回家的表弟,这距离我上一次见到他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时间。
表弟是我家最让大人担心的小孩,因为在长辈眼中,他一个人在上海工作打拼,能耐再大也买不起房子,买不起房就等于安不了家,就等于在外面漂着、流浪。
提起表弟时,家里长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 这孩子要是能听话回家就好了。 "
我弟一直试图用过万的薪水和眼见的发展空间来换取家人的信任和心安,可在长辈眼中,房子才是人生坦途的前提条件。
我弟曾经悄悄问过我说: " 为什么大人总是不肯相信,即使买不起房子,我们在外面也能过得很好很好? "
我想起我大学刚毕业时的样子。那时候我满心热血,不管不顾,决心要留在离家几千公里的地方生活。
然后那几年我一直在频繁地搬家中度过。我睡过只能放下一张床的 " 胶囊空间 " ,住过一下雨就漏水的老房子,和几个女孩子合租过一个有天台的七楼,也在一个只有两栋楼的小区里喂过流浪猫。
几年间我妈来看过几回,每次她来之前,我都仔仔细细收拾我的出租屋,尽量让它看起来比平常更加规整大气,可每次她看到我住的地方,都抹着眼泪让我跟她回家乡生活。
二十岁出头的我何尝不想就地扎根,我做梦都想在那个城市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可那是我在那个年纪踮起脚,仰起头也无法实现的梦想。
但即使买不起房子,我二十几岁的人生,也并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那个城市给予我的回忆是彩色的,是拼命工作带来的进步和积蓄,是独自生活学会的坚毅和果敢,是我在三十岁仍然感激的选择。
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在北京工作十多年的朋友。看着她从五环外把房子一点点租进了三环,我看着她从最初黑黢黢的老楼房,搬进了窗明几净的公寓,我看着她从独身一人到养了一只叫豆沙的猫。
然后我觉得,房子是不是自己的,可能也没那么重要吧。
我想可能有一天,她能在北京买一间自己的房子,也许不大,可能只是几十平,但也足够养肥那只豆沙,足够让她在房子里安稳度过这一生。
但如果她一直没那么富有,一直买不起北京的房子,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吧。因为她还是用一模一样的方式,住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里,因为她还是用内心最真诚的态度,选择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