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 思 故 人清明节前,父母、我们姐弟四人、侄女儿和姨侄儿们去祖坟山扫墓之外,每年还安排一两个人到临县,给已故去的大舅做清明。
母亲的娘家就在隔壁村,大舅二十年前去世,为何 把身骨留在异乡?
这话说来有点长,母亲的爷爷和奶奶,在城里开一爿杂货店,养育二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我的外公是长子。
解放前夕,曾外祖父让外公和外婆带着舅舅姨妈们回老家,买田买地,置备了许多家产。解放后,土地改革,外公一家被划入地主成份 。
当时的大舅十五、六岁,是家中长子,外公外婆天天被拉入大队里进行改造教育,同时,也要大舅去接受批评教育。
青春期的大舅,从小过着优渥的生活,承受不了那种精神和肉体的改造,他不停地反抗,越是反抗,公社有一班人盯着大舅。
大舅有人缘,每次被关在一间小黑屋,都有人暗中给他开门,恢复自由后的大舅,为了躲避再关押,他到外地神游一番,身上带的钱用完了,回家后又被关起来,如此反复。
大舅不仅长的帅,还读了几年私塾,为人正派,风趣幽默,吃大食堂时,食堂里卖饭的姑娘们,看见我大舅来打菜打饭,纷纷多给一些饭菜 。
大舅到了婚恋年龄时,有不少女子看上大舅,有的暗恋他,有的直白说出喜欢大舅 ,最终无疾而终。
过去的女人自由恋爱不多,就是自由恋爱也要过父母这一关,因大舅是地主成份,相爱的女人父母不同意这桩婚事。
大舅年轻气盛,自己看不上的女人,他不愿意委屈自己,对个人婚姻,不将就,‘宁缺勿滥’追求完美。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外公家所在地被征收做空军机场,外公一家人以及当时生产队好几户人家,成份是地主或富农,被大卡车连人带家什搬走,落户到大龙山后的临县山旮旯里。
清 明 思 故 人被搬迁到临县农村,大舅更看不上当地女人,当地的农村人,不仅穷而且女人普通没读过书。有同去的村民,头脑活络,把自己的姐妹和当地人换亲,这样,双方家庭人员都成家。
大舅就不同意这种方法。妈妈和两位姨妈纷纷嫁回原籍,大舅年龄越拖越大。外公和小舅先后因病去世,只剩下年迈的外婆和大舅相依为命。
中年的大舅,再也没有过去的年轻气盛,他渴望回归家庭,在当地村干部的引荐下,找了一位女人,丈夫去世,一个人艰难地带着三位幼小的女儿,日子过的饱一餐饿一顿。
这位女人后来成为我的大舅妈,大舅来到大舅妈的生活中,为她们娘四人的生活撑起了一片蓝天。
三位女儿没有一件像样衣服,大舅到城里大姨及亲戚家要一些小孩穿小的旧衣服拎回家,表姐仨人都脱去补丁摞补丁衣服,换上适合自己穿的衣服,在同龄孩子中赚足体面。
大舅凭自己聪明头脑做起木材生意,赚了不少钱,三位女儿不仅能吃饱肚子,还有闲钱给她们读书识字,这在当地,好多女孩子因家穷没有进过校门,表姐姐妹仨是幸运的,大舅给予她们的父爱温暖了她们痛苦而又贫穷的童年生活。
表姐三姊妹读了几年书之后,相继出去打工,挣回的钱交给大舅,大舅把女儿们挣的钱存起来,除去家庭开支外,留给她们陪嫁,并把二女儿招了上门女婿。
二十年前,大舅因病去世,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大舅葬在他二女儿家门前菜地里。
大舅守着这个没有血缘却倾注了他大半生精力的家,在表姐们心中,她们的爸爸没有去世,只是他换一种方式注视着曾经爱到骨子里的女儿们。
大舅以及另两位舅舅,没有轰轰烈烈地恋爱、结婚、生子,有当时的历史原因,更有舅舅们年轻气盛,对待婚姻宁折不弯的处事态度。
三位舅舅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这是妈妈和姨妈们心中永远的痛,生命是由一代代人传承和接力,舅舅们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生处在什么样的季节干什么事。错过了关健几步就后悔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