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频繁操作是我们要戒掉的一个问题。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通过量化,高频交易去追逐市场的短期机会,这些高频量化交易的机构的水平怎么样,本章不去详细分析,它们可能需要频繁交易。但对于个人投资者,以及绝大部分机构而言是没有必要频繁交易的。
股票的本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简单点讲,股票就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凭证,也就是你是上市的公司的主人之一了。
有次我在一个餐厅吃饭,听到隔壁桌的大哥豪情万丈、指点江山,说他是好几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一年做多大多大的买卖…我们桌的小女生一听说,马上变成花痴崇拜相。我说这有什么好羡慕的,我还持有不少沪深300指数呢,我还是沪深股市最大的三百家公司的股东呢,然并卵,我是还是苦逼地在打拼呢。
股票是伟大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融资以及普通百姓的理财。试想,公司只能整体交易,我们普通老百姓,哪里有几十亿、上百亿地去交易一家公司。既然股票是公司股权的凭证,一家公司是难以在短期内(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有什么明显变化的。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会围绕着公司的价值上下波动。
做时间的朋友
商业的竞争是残酷的,一家企业的产品,从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推广,收款等链条是很长的,一家企业的成长,以及不断地超越竞争对手,也是在这些环节不断优化,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比竞争对手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在市场中慢慢胜出,慢慢地持有其股票的股东不错的回报。
投资的本质,是找到那些优秀的公司,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客户,更好地在行业胜出的公司。在它们估值合理,最好是在它们被市场误解而估值偏低时买入,给他们时间,让时间去证明它们是优秀的公司,会带来超过竞争对手、超过市场的回报。
现实的情况
现实的情况,大家一年交易几次?大家打开证券账户的历史成就记录,是5次,10次,还是50次,100次…,也许你自己都会吓到自己,一年之中,不知不觉就交易了这么多次。
其实,你并不孤单,绝大部分散户都是频繁交易的,人的本性就是闲不住,每天打开账户都想操作一番。从上交所(www.sse.com.cn)拿到的统计数据看,自然人投资者的交易金额占到2017年交易总额的82.01%,而机构仅占14.76%,然而二者的持有的市值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散户在日常交易中明显偏向于短线频繁交易,而机构则更倾向于长期持股。
2017年自然人投资者整体盈利3108亿元,2017年专业机构整体盈利11156亿元,机构投资者整体盈利明显跑赢散户,机构整体盈利金额是散户的3.6倍。 也就是频繁交易的个人投资者,看似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不亦乐乎,其实并没有超额收益,贡献了82%以上的交易额,赚到了其中10%不到的利润。
看到这个数据你震惊了吗?
巴菲特的搭档芒格先生给大家的建议,“我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这张卡片上有20格,所以,你只能有20次打卡机会。这代表你一生所拥有的投资次数。当你把卡打完了,你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你将会真正的慎重的考虑你所做的事情。你将不得不花大笔资金在你投资的项目上。这样你的表现将会好的多。”
总之,个人投资者,管住那个蠢蠢欲动的手,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股票背后的企业,关注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行业的变化,给优秀的企业一些时间,相信未来优秀的企业未来不知不觉会给你惊喜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