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知道钱瑗,即使知道,也只不过知道她是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她也一直以他们的女儿的身份被人介绍和熟知。因为钱钟书和杨绛的名气要远远盖过她,甚至钱钟书也盖过了杨绛,所以我一直没有了解过她。
直到看杨绛写《我们仨》的时候,我才慢慢知道了这个姑娘,当然她活了近六十岁,也许被称为“姑娘”多多少少听起来有些不敬,也许她更应该被称为女士、教授、或者尊称为“先生”,但我仍想放肆地称她一声“姑娘”。
她确实像是个“姑娘”,单纯、善良、美好,在杨绛笔下的她如此,真实的她亦是如此。
钱瑗出生于1937年,她很幸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母相爱,通达,聪慧且有学识。因此钱瑗出生时,也继承了父母身上的这些优点。从小就聪慧过人,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这种本领早早的就得到了家人的赏识。
钱钟书和杨绛都酷爱读书,因此也从小就给钱瑗买书,钱瑗总是能快速识记书上的字和内容。圆圆小的时候,时常坐在小表姐对面听表姐念书,久而久之就全记得了,只不过记得的都是颠倒的字,只要把书倒过来,她就能够从头念到底。没有人刻意教她,她那种擅学和爱学的精神却打小就表现了出来。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我大姐最严,不许当着孩子的面称赞孩子,但是她自己教圆圆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戒律忘了。”她只看一眼就认识了,不用温习,全记得。那时,钱瑗只有两岁半。
如此聪慧的圆圆自然会受到老家长的喜爱,杨绛的父亲尤爱她,不许别人睡他的床,却读读把最珍爱的枕头拿出来给钱瑗,让她睡在脚头。就连钱钟书的古板父亲也一样,把她捧在手心,视若珍宝,称赞其是“吾家读书种子也”。
钱瑗不仅记忆力绝佳,观察力也是十分的棒,她很像钱钟书,深谙“格物致知”之道,又时常能发现很多钱钟书和杨绛都没能发现的细节。
钱瑗从小体弱多病,念书念得断断续续。有一年因病休假,她在闲余时间给父亲钱钟书当助手,帮父亲登记学生成绩。在登记的过程中,有一次她很确定地说,这两个人是朋友。她所指的朋友就是男女朋友。在杨绛后来的回忆中解释道,当时钱瑗只是观察到那两个人用了同样稍特别颜色的墨水做出的推断。他们将信将疑,但果然被钱瑗说中了,而且二人还结了婚。
不仅如此,钱瑗还十分擅长观察人。一次杨家到访一个客人,那客人穿着甚为暴露,惹得全家人都在偷偷的议论和嘲笑。而小小的钱瑗却支着下巴仔细地观察。后来街里乡亲传出一个有伤风化的绯闻,聊天时钱瑗表面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回到家却偷偷地告诉妈妈,那个绯闻中的女人,就是那位来访的客人。
钱瑗不仅聪慧,更是十分的孝顺。根据杨绛的回忆,圆圆总是十分懂事,知冷知热,让她安心。就连钱钟书与杨绛短暂分别时,也是嘱托圆圆照顾好妈妈,而不是让她照顾好圆圆。她知道妈妈怕摸猫屎,所以在撮煤之前,自己会偷偷去提前把猫屎抠除干净。她知道妈妈怕黑又想听音乐会,所以即使身体不舒服,发着烧,也想陪妈妈一起去,而又在妈妈倔强地像大人一样出去,又像孩子一样害怕地回来时,懂事得知道,不要再多说什么。
就是这样一个钱瑗,她试图一辈子不嫁,守在父母身边。在父母接受政治批斗的时候,毅然过来陪着他们,努力地解救他们,帮他们寻找住所,提供生活费,帮他们走出困局。
也就是这样一个钱瑗,在她先一步离开人世的时候,才会觉得抱歉,也才更让杨绛和钱钟书心痛。
钱钟书说“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记挂着爸爸,放不下妈妈。我看她就是不放心,她直在抱歉。”
杨绛说“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心上连连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除了是个懂事的女儿,钱瑗还是个负责任的教师。钱瑗毕业后,被学校分配留校做助教。从此开始了她的教职生涯,并也此倾尽全力。她是个不懂休息的人,同时也是个“固执己见的人。”
在学校当助教期间,她因参与编制《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去开全国性的语言大会。会上有人提出“女”字旁的字不能用,她当时只是个小鬼,却以毛主席的诗词为例,大胆直言反驳,赢得了与会学者的尊敬。当时在校内,外国权威专家的话一般鲜少有人敢去质疑。而在她负责建立的中英英语教学项目上,却对外国权威专家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否定,并以海量的资料作为论据,最终赢得了认可与赞赏。
她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学校对她的评价是,她的工作量是百分之二百,她对学生十分负责,对于论文的审查也很严格,常常先是帮他们改了,然后再让他们重做。而杨绛也总是心疼她的身体,试探性的问她,“可以偷点懒吗”,她却总是摇头。在钱钟书生病期间,也是钱瑗病危前夕,杨绛实在不忍她来回奔波,四处操劳,试图让她提前退休,好好休息,但此时钱瑗仍旧惦记她那本已出版的,需要校正的教材。
钱瑗的去世,时常让我觉得遗憾,像杨绛一样,觉得她是一颗好苗,却才只刚刚发了芽。她还那样年轻,六十岁,如果像她的母亲一样长寿,也许她还有一半的光阴可活。在这一半的光阴里,她所能做到的,也许远不止现在的二倍这样多。她不见得会因此而成名,但她却能造福更多的学生。也许,她会完成她的教材,完成《我们仨》这本著作,被更多的人知道。
我时常想,是否是钱钟书与杨绛“耽误”了她,虽然也是他们的家庭成就了她。但如果她不是他们的女儿,是否她的功绩与伟业就能够被更多人熟知,而不必隐藏在父母的光环之下;而如果她不是他们的女儿,换做另外一个家庭环境,教予她更多名利上的学问,那么以她的才智,又是否更会光彩照人。
然而可惜,没有这样的假设,此生,她命定地,将她的一切奉献给了父母与千千万万的孩子,在教育事业里,开花结果。但想必她是从未后悔过的,对她来说,能进入到这个家庭,能成为“我们仨”中的一员,已然是幸事,已然是最完满的人生。而我也将始终记得她,记得她为人师表的样子,记得她为人子女的样子。记得她单纯、善良、美好的全部模样。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我们仨》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