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鸡娃”的父母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家

不“鸡娃”的父母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家

作者: 丢失的可爱兔 | 来源:发表于2023-05-06 16:03 被阅读0次

2021年,《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1年度的十大流行语,其中便包含了每个父母皆熟知的“鸡娃”。不论是当年火遍全网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如今的“鸡娃人生”,亦或是“鸡娃”天花板谷爱凌的成功,许多家长在“鸡娃”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甚至还呈现出上升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鸡娃”父母?为什么所有父母都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我想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万有引力出品,美国社会学家希拉里·弗里德曼的这部《一激到底》会带给你想要的答案,正如书封上写的那样:没有人会拒绝给予自家孩子成功的机会,没有人会冒险不让孩子参加竞争性活动。

自“鸡娃”一词流行开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课外活动便如洪水一般汹涌而至,曾经被视作差生才需要的补习班也成为了孩子们用于超越同龄人的一种手段,许多家长甚至不惜一切的为孩子能够进入到一所优秀学校,放弃舒适环境购置学区房。为什么家长们“鸡娃”行动越来越早?是什么让他们对“鸡娃”如此狂热?孩子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虚荣心的膨胀导致了“鸡娃”的狂热,非理性的选择造就了一种脱节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也折射着万千家庭对社会、未来的种种焦虑。

美国社会学家希拉里·弗里德曼在书中以美国儿童现状为调查基础,以国际象棋、舞蹈和足球三个活动为例,结合田野观察、成人访谈以及儿童访谈三个方面的100份调查数据,分析现代社会教育结构的成因以及父母“鸡娃”的动机和目的。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以往我们对于儿童教育的认知,当我们还停留在丰富的课外活动带给孩子们想象力、逻辑思维力、观察力以及自主自信能力的提升时,本书则用真实的社会学调查向你展示出美国人是如何将孩子置于竞争环境中培养其对于成功、失败的观念,如何通过玩儿来完成一次次的竞争,在充满竞争的童年中成长。

关于“鸡娃”的动机和目的,作者在书中提到:虽然这些高学历的父母在职业和经济方面都表现出色,但他们总在为现在和未来的稳定性而担忧,尤其是对自己的下一代而言。不安全感、教育和竞争意识相互交织,是这些忧心忡忡的父母所焦虑的主题。

由此不难看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造就了一代代“鸡娃”父母的人生,也成就了一个个“鸡娃”孩子的一生。或许当你看完这部《一激到底》才会明白不“鸡娃”的父母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鸡娃”的父母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yc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