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们仨》有感

读《我们仨》有感

作者: 红袖飘香Yao | 来源:发表于2020-09-27 16:20 被阅读0次

      2020.8.20,星期四。秋雨绵绵,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在郑州是很少有这样天气的,尤其是在暑期。望着窗外的细雨,思绪万千。捧起了昨天从图书馆借的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读着读着,仿佛走进了大不列颠、浪漫的巴黎、拥挤的邮轮、车站马头,一幅幅画面出现在面前。

    当我一气呵成看完整本书时(因阅读慢,从未在一天内看完一本小说)。深深被三位伟大的学术家所感动。整篇小说用他那朴实无华的语言,朴素的情感贯穿。虽然无任何语言技巧,但是字字都流露出真情。正是这种毫无修饰及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成就了一代大师。

        书中大部分就是三人的日常生活。从中可以体会到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都离不开油盐酱醋茶,家常儿女是永恒的话题,都是凡人凡心。由于他们生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在二战期间,辗转多地,磨砺前行,从始至终没有怨言,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的耕耘。读书,读好书,成为他们一生的朋友。在教书育人方面,他们的女儿钱瑗更是身先士卒,过早的因病早逝,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更是无法言说。最令人佩服的是杨先生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泰然处之,不论是战火纷飞,身在沦陷的上海,还是在十年动乱的文革,始终保持着一个中国文人的气节——不惧怕、不退缩、不哀怨、不叫屈,堂堂正正的做人。尤其是在爱国方面——从不唱高调,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证明,在那个飘零动乱年代,对他们那样的高知分子,随蒋去台是容易的,但没有选择。文革时期,多少文人志士没能熬过那个冬天,他们依然风雪傲骨,一笔带过,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

        在夫妻生活中,他们能互帮互扶,相敬相爱,在为今天生活的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记得他们一辈子只为一个单词的发音在邮轮上而闹得不愉快。这使我想起生活中的自己——芝麻点的小事,俩人争个不休,缺乏宽容(只容他人待己,不能宽厚待人)。这给自己的婚姻生活敲响了一个警钟,一段好的婚姻是需要经营的,付出不求回报,能容忍且能宽厚待人。

      在家庭里,为人子女做到了百孝为先,为人父母做到了以身作则。在钱先生离家两年之久回来,圆圆已不相识,只因父亲一句耳语,从此奠定父亲在女儿心中的地位,并成为“哥们”,这是多么温情的场景,是多么让人羡慕,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有点望尘莫及。好的亲子关系不仅能影响两代人,而且可以代代相传。

        文末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道出了多少辛酸泪。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不论身份的高低,最终将化作一缕青烟飘散在尘世中。

       

相关文章

  • 暑假阅读 《我们仨》——杨子钰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 好词: 黄昏薄暮 苍苍茫茫 寻觅归途 历历如真 没精打采 不甚经心 ...

  •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是我买书时用来凑钱数的,诚然我是杨先生的粉,又自诩她的师妹,...

  • 读《我们仨》有感

    杨绛,暂且称呼她为先生吧。用哀而不伤的笔调,细致的追忆了'他们仨的过往,如幻灯片般放映在眼前,一切都历历在...

  • 读《我们仨》有感

    “不要紧”的力量让人心安。 就像小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想到有爸爸妈妈在,无论事情多大条,心都不会慌。终其一...

  • 读我们仨有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所谓的家只是旅途上的一座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 读《我们仨》有感

    这几天在出差的路上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籍,整个文字读下来很美,透过文字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和睦,文字里没有...

  • 读《我们仨》有感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

  • 读我们仨有感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 《我们仨》是钱钟 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 19...

  • 读《我们仨》有感

    去年,杨绛先生的逝世引起世人瞩目,无数中国人民感到甚是惋惜,中国文学史从此失去了一个宝贵的财富。素闻杨绛先...

  • 读«我们仨»有感

    2017经济学院 谷会双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yo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