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单身的尽头是“相亲”

单身的尽头是“相亲”

作者: 南漂女郎 | 来源:发表于2024-04-16 20:0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陈夏出生在二线城市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母亲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儿就让她过早放弃学业,反而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上大学时,室友都好奇,这么大个人衣服不会洗、饭不会做,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公主”。

只有陈夏自己知道,她不是“公主”,只是徒有一身“公主病”罢了,男友分手的理由也是这个,恋爱四年,毕业分手,这似乎成了高校的“魔咒”,陈夏也成了这“魔咒”的见证人。分手后,陈夏久久走不出来,一心投入到工作中,几年都没再谈过恋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亲”也被提上了日程。

第一次“相亲”是在对方的亲戚家里,双方家长都在,气氛尴尬到都能从地上抠出一个脚指头来,结束后,互换了微信。男人和陈夏差不多身高,初中没毕业就步入社会,目前给附近的小商店送牛奶,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家中的院子,在拆迁规划中,如果顺利拆迁,即将跻身“拆二代”行列,完成阶层跨越。出于长辈好意,硬着头皮出去吃了顿饭,这顿饭让陈夏深刻明白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含义。

第二次“相亲”是提前加了微信,见面地点约在市区一家小有名气的KTV里,陈夏到了的时候,男人已经等在了门口,陈夏在看清来人后迟疑了一下,还是跟着走进了包间。男人比自己足足矮了一头,脖子上那条指头粗细的金项链闪着耀眼的光,包间内人很多,个个身边都有佳人陪伴,直到包间房门被推开,服务生进门想叫走其中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KTV的助唱“公主”,因为这个时间段被其他客人预约了,她得去另外一个包间,男人的朋友不同意,双方很快争执起来,因为这场闹剧,提前结束了这次“相亲”。

第三次“相亲”,对方有份体制内的工作,态度不温不火,没断了联系但也是很少主动约谈,两人的关系就是比陌生人多了个微信而已,后来才知道对方当时是有女朋友的。

......

多次失败的“相亲”后,陈夏后面没再去了。

这样一拖,竟到了30岁,母亲苦口婆心劝说,亲戚热情慰问,同事好心关怀,仿佛每天一睁眼就有无数张嘴在催促。

陈夏一咬牙,在某婚恋网,充了会员,花完钱安慰自己,钱花了,这次匹配的应该靠谱。结合过往失败的“相亲经历”,陈夏要求,学历不能低于大专,这是唯一的硬性要求。

很快平台就匹配到了“有缘人”,看简介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两人约在了一家咖啡馆,男人很瘦,一副黑色眼镜架在脸上显得颧骨更加突出,宽大的黑色西服套在身上,像极了偷穿大人衣服出门的小孩。还没等陈夏开口,男人率先发问,从学历到工资,从家人到房产,陈夏感觉自己像待售的商品一样,接受买家一轮又一轮的考查。终于盘问完了,陈夏还在斟酌如何开口时,对方说自己目前正在创业,没考虑成家。

平台推荐的第二个男人,是个外地人,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打拼多年,高大英俊,绅士幽默,满足了陈夏少女时期对理想伴侣的所有幻想。第二次见面,陈夏精心打扮,从步行街到烧烤店,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天黑了,两人进了一家酒吧,男人喝了很多酒,期间男人似乎遇到了熟人,对方毫不避讳地上下打量陈夏,意味深长地拍着男人,笑着调侃他换了口味。认识一个月后,陈夏提出了分手,相对于穿梭在各个酒吧游刃有余的男人,陈夏更需要找个“落地”的男人过日子。

这样持续了大半年,陈夏开启了“佛系相亲”,先不着急见面,微信聊,聊得来再考虑见面,就这样,陈夏节约出大量时间独处,她甚至说服自己,一个人挺好,就这么过吧。

偶然的一次部门聚餐,同事的老婆分享给陈夏一个“上岸”秘笈——第一次见面只要不讨厌,第二次就可以谈彩礼,谈妥了办婚礼,谈不妥继续下一个。

也正是这份秘笈,陈夏结婚了。

多年后,再次见到陈夏,提及过往,她笑着说:“单身的尽头是‘相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身的尽头是“相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dj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