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教师读书会
公说公理,婆说婆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68

公说公理,婆说婆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68

作者: 93bd497780ed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20:31 被阅读86次

            忙了好久,终于又拿起《资治通鉴》。看《卷二十五,汉纪十七》,这是最近第二次看这段了。看后不由产生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想法。

          当时汉宣帝想选一批博士、谏议大夫去任郡守或者封国里的丞相,以此希望能加强对地方官吏及事务的监督,也算是施恩于百姓。汉宣帝这样想也不无道理,只有地方安定平稳了,国家才会安定。但是萧望之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如果把执掌劝谏任务的官员都派到地方去了,朝中缺少了直谏之臣,那么朝堂之上的缺失就没有人提出了。这样等于抓住了芝麻,扔掉了西瓜;抓住了细枝末节,却忘记了根本大事。细想来,萧望之这样说也不无道理。那么究竟是谁说的对呢?有没有什么两全的办法呢?我自然不知道。

          汉朝的公主到匈奴和亲的不少,其中有一位嫁到乌孙的公主生下了一个儿子叫万年,很受莎车王的宠爱。莎车王死后,继承了王位。但是他暴虐无度,国家动乱,被人杀死。后来莎车王派兵攻打南路各国。这是冯奉世当机立断,征调南路各国兵马,一举攻破匈奴各国,还获得了大宛的名马。汉宣帝要重重赏赐冯奉世,大臣和丞相也赞成封赏。可是萧望之却不同意,认为他擅自做主,虽然取得了大地功绩,但是却有违圣命。如果以后所有派出的大臣都如此做,该怎么办。汉宣帝同意了他的建议,只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

            如果一个人立下了极大的军功,被封赏也理所应当。他能当机立断,果断平叛,不失为一名有勇有谋的将军。更可况自古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可是萧望之的说法也没有错:如果所有人都可以无视皇命,置国家的法度与何地。究竟是重赏对呢,还是一般的封赏合适呢?我不知道。

          自古皇宫之中的争宠都有“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说法,可是有时候也未必尽然。汉宣帝的许皇后去世,霍皇后被废,要选立一位新皇后。当时受宠的有三位婕妤,而其中的两位都育有皇子。可是汉宣帝却害怕她们被立为皇后之后,为给自己的儿子争利益而谋害太子。所以就选了一个没有儿子的婕妤为皇后,抚养太子。但是这位皇后却连皇帝的面都很少见。也没有“母凭子贵”,另外的几个婕妤也没有“子以母贵”。

            其实,像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过是处理事情时所站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如果可以经过深思熟虑,把事情考虑全面,让“公理”和“婆理”达到一个很好的统一则是上上之策了。

    书友点评:

    1.派出将领镇守边疆,本身就是皇命啊,何来违背之说呢?当机立断,以攻为守,是更好的贯彻了皇命,违背皇命本身就站不住脚。

    2.萧望之以书生治国而已。第一个关于人才都派到地方怕中央没有人才,这个观点至少是片面的。培养人才最畅通的渠道是什么?是人才管理机制,只要有良好的管理,人人都可以是人才。第二个,将军在外治军,必须拥有相当自主权,因为战场风云瞬间变化,战机稍纵即逝,如果每事都请示,必败无疑。况且如果有人滥用兵权,是管理的事情,不能因为怕有人乱权就因噎废食。如果这样,谁人可用?谁人敢用?萧望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不能灵活运用,所以他遇宣帝之明,受宣帝之任重,却不能成为名相,宜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说公理,婆说婆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6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ff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