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朋友去影院看了韩寒的春节档影片《四海》。
首先吐槽一下,这个春节档的电影票真是太贵了,票价比平时贵了一倍还要多点。再这么涨价下去,我们这些普罗大众连电影都快看不起了。
言归正传,说回电影本身。
先简单粗暴地说下对这部电影的直接观后感吧。
影片虽说是喜剧片,实际是在喜剧的外壳下包裹了一颗大大的苦涩的内芯。观看的人笑中始终是带着酸楚的泪水的。看完整个影片内心是沉重的,压根就笑不出来了(影片还在热映期就不详细剧透了)。
一直觉得韩寒是个对自己有高要求更是在精神上有所追求的创作者,不太容易对现实跪拜和妥协。算是个有点倔强和拧巴的创作者吧,也很真诚。所以心中一直对他的作品都有所期待。
正好今天同行的朋友也同样很欣赏韩寒。因此下午当我俩逛街逛累了,临时起意要去看场电影时,我们就果断且固执的在众多的贺岁档影片中优先选了他执导的电影来看。
这部电影的内核其实是表达了对“有人生没人养”的我国广大乡村和偏远小镇留守儿童命运困境的深深忧虑,和对苦苦挣扎于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讨生活的艰难生存状态集中且还算是客观地进行了部分呈现。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电影创作者对客观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大地上的还没被主流社会的闪光灯扫射到或者说是有意忽略掉的这一边缘人群的人生和命运的最终走向是很幻灭的。创作者对此也深怀沉痛和悲切之心和情。很具有警示的社会意义和悲悯的人文关怀,引人思索,发人深省。
电影看完后我和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感慨:影片果然很韩寒啊!也算是没有辜负我们哈。
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出,导演韩寒也依然还葆有“二二”的我们所钟情的那种“二”和“愣”的“愤青”味儿。
但电影本身的瑕疵确实也不少。比如影片创作者还是有点太心急了,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太多了,或者说野心有点太大了。
一部短短两小时的影片竟然杂糅了这个社会那么多的热点和痛点在里面了!就感觉有点儿肤浅和太流于表面,没能深入地去挖掘那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意蕴,有点可惜了。表达上也略显粗糙和不够细腻。酷炫的飙车镜头倒是不少,虽然是摩托车。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他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是只能存在于这个社会边边角角角角落落里的阴暗又残酷的现实,这些现象是不能也不给见光的,也确实不太适合往深里去挖。挖深了就把一些组织和一些个人的心给挖得太生疼了,也就不好了。
这样的主题可能也就只适合像这部影片这样的“点到为止”吧。再挖得深点,估计送审这一关也是过不了的,影片很可能在上映前就直接被毙掉了。
我盲信并瞎猜这也是影片主创们对现实情况不得已的妥协吧,毕竟人家也是要吃饭的。
总之,瑕不掩瑜吧,这还是一部不错的、很接地气的、发人深省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还是值得花些钱和时间去影院看一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