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达最不愿意想的就是家里这些烦心事,但每当看着月季好奇的面孔,又忍不住多说几句,他说,是的,反正我是从来没见过她,也没听到过她的消息。
月季又问,想妈妈吗?
小达说,不想。
月季又问,为什么?
小达说,有什么好想的,这么狠心,见到她我也不想认她。
察觉到月季没再说话,小达忙去看月季转过去的脸,果然一脸泪痕,他安慰到,想你儿子和女儿了?咱们不是说好了,过了年就回去看他们。
月季瞬间又破涕为笑,说不想他们,他们跟着爷爷奶奶一家过的好着呢,估计早忘了我。
小达正色道,别瞎说,这事我最有发言权,母爱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大人的对错和孩子无关,孩子始终都是无辜的,我答应带你去看他们就一定会去的。
月季起身抱住小达的腰,幸福的不愿松手。
三十六岁的女人了,不可能没成过家,也不可能没有孩子,确定关系后第二天,月季就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并说,能接受就一起走下去,不能就好聚好散。小达早已有过心里准备,再说他本身就一直喜欢比自己大的女人,可能是因为从小就缺乏母爱吧,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总之他一点不介意月季的过去。月季其实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他们家也是农村,在家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个这样的农村家庭,可想而知夹在中间的女孩是多么不被欢迎的来到人世间。从小被冷落家里又贫穷,二十岁就通过介绍嫁了人,并很快生下一儿一女。但是他的丈夫却是个人渣,提到前夫,月季用对男人评价最低的一个词来形容。
前夫名叫赵刚,开着一间卖手机的店。结婚后的前几年,其实对月季挺好,但他却是个妈宝男,又疑心病很重。婆媳之间难免的摩擦他总是不分是非地站在他妈那边,有时为了平息他妈妈的怒火甚至对月季大打出手。经常怀疑月季和别的男人有暧昧关系,不找证据,听到别人说两句就晕了头脑,对月季一顿毒打。那几年月季对婚姻渐渐失望,一个好姐妹对她说,再不逃离这段婚姻,你会疯掉的。于是月季报过警,也跑回娘家过,但从来得不到保护,最后终于忍无可忍逃了出来,逃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城市。
不论娘家还是婆家,她都无半点留恋,唯有两个亲生的孩子是牵挂。她经常想孩子想到把眼睛哭肿。
期间前夫找到过她一次,她也回家看过两个孩子,当时的场景用心惊肉跳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那时月季还没结识小达,她在一家KTV里做服务员,突然有一天前夫赵刚带着十几个人就出现在她面前,不由分说生拉硬拽要把她塞进车里,幸好月季有个不是吃素的老板,老板直接一声令下,关门,店里所有男人都过来,在我店里欺负我的人,这他也太不把我当爷们了吧。
后来警察来了,赵刚拿出结婚证,说是合法夫妻,只是带她带回家。警察多精啊,几个问题就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了,说夫妻也不能使用暴力,也要遵从人家意愿,完了就不管了。
赵刚坚持要把月季带走,老板则坚持说你能先走出这大门再说。月季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以收拾,更不想连累老板和同事,便主动答应说愿意跟赵刚回去。老板是真的硬,他说,回去看看孩子可以,但看完得回来。然后他就包了一辆中巴车,开了四辆小车,带着五十多个人和月季一起浩浩荡荡回去看孩子了。
月季对这个之前都没怎么说过的老板万分感激。老板却说,小事一桩,惩恶扬善是爷们最该做的事,我就他妈当出来旅游好了,再说从小我就还没怕过谁,更没人敢欺负我,我后备箱里带了十几把刀,我不信干不过他们,你放心,看完孩子,保证把你安全带回来。
后面的过程却是出乎意料的顺利,赵刚一群人没有半分强硬表示,眼睁睁的让月季和孩子团聚后又走了。不过月季知道,赵刚不会罢手的。他也是有个不愿吃亏的人,只是力量太过悬殊,他才会选择忍耐。管不了这么多了,月季想,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生活很好,就已经解了她内心大半的苦楚。
回城以后不久,月季就辞职了,虽然老板和同事一再挽留,但月季还是走了,又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直到遇到了小达。
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讲,月季是个有夫之妇,他们并没有办理离婚手续。小达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们在一起不要一纸证书也行。如果这结婚证就能给婚姻带来幸福和保证,又怎会有那么多离婚和想离又离不得的人呢?
月季相信小达说的都是真心的,小达就是上天对她受了这多年辛苦的补偿。她对小达的爱充满感激,感激他接受这样的自己。又有时觉得不忍心,这么好的一个男人却没有选择别的清白女孩。同时又不愿放弃,想用下半生来好好对待他。小达也多次鼓励她忘掉过去,好好过好下半生。
女人总是好奇心特别重,小达不善表达,最不愿提起过去,月季却对他的过去最感兴趣。一次她问,你又没啥缺点,怎么一直没结婚?
小达回答的倒也干脆,穷呗,没人愿意跟我。
月季呵呵直笑,说,这可便宜我了。
小达说的话并不是搪塞,他谈过许多女朋友,有几个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只要讨论具体的房啊,车啊,彩礼啊等等这些物质问题时,小达特别心虚和自卑。靠自己这些年四处漂泊打工,没攒到钱,靠家庭,他根本就没指望过。于是总之到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孤身一人。
月季说,你说真的有命运吗?我们两人走了那么多弯路再相遇,我怎么觉得就是命运安排呢?
小达说,我信命,每个人都有命运的。
第二天,一家人商量着关于婚礼的细节,在知道月季的年龄后,老方,大志和明丽都没有表现出太多意外。只有老方听了后抬头多看了月季一眼。当然他们没有告知月季还没离婚的事。
按照当地的习俗,年初三,六,九这三天都是结婚的大喜日子。小达选择了初三,办完就早点回城。青发还有个习俗,这个村庄是个多姓庄,最多的一个丁姓也不过十多户人家。最少的就是小达他们家方姓了,只有仅此一户。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是结婚的红事和死人的白事,全村每户都会参加。其他的小孩满月,盖房子等这些事选择性的参加,看关系亲疏,请谁谁去。
定下了日子,就开始准备结婚当天的物料。农村的婚礼都是流水席,在自家院子和大门口摆上几十张桌子,请来厨子,买来食材,现场加工,现场吃。这一天都是杂乱又热闹非凡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新娘一般都是当天从娘家专车接过来的。月季呢?还是明丽出的主意,说去我娘家吧,反正咱们以后就是姐妹,就当我娘家也是你娘家吧,咱跟外人也说你是我远房表妹,我介绍你们一对的。全家人一致赞成这个主意,就这么定了下来。
购买食材比较麻烦,太多,一趟两趟根本买不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