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器与不器

器与不器

作者: 兰海粟 | 来源:发表于2022-10-15 19:23 被阅读0次

        有一次,孔子,子路,冉求,公西赤和曾点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志向,其中,子路冉求公西赤都分别表明了自己颇为宏大的政治理念,前二人希望能够通过治理将一个城邦变得繁华而富强,后者虽然没有此方面的愿望,却也希望担任一个国家中专管礼仪,弘扬礼乐制度的小相。等轮到曾点回答时,他却完全一反其他孔门弟子的言行,先是慢悠悠地将自己没有弹奏完的古琴弹完,然后才回答道:“我的志向是希望在春天临近夏天的时候,带上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一起去水边嬉戏,最后唱着歌回家”

        很明显,曾点所言之志是与其他三子所言的志大不相同,一反儒家之仁心外推,成人成己成就一个美好世界的愿景。而更加偏向于到家的逍遥自在,顺其自然的。甚至可以说曾点的这所谓对志向的回答根本就讲的不是志向,只不过是自己对待生活的某种态度而已。

        可令人极其匪夷所思的是,孔子是这样回答曾点的:“吾与点也”,意思是我赞同曾点的想法。

        这不对吧,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竟然赞同曾点的没有言志的还偏想到道家的观点?这让子路冉求和公西赤三个恢弘的目标坚定而明确的志向瞬间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如果听说过孔子讲的这么一句话,恐怕也便不会有这么多的疑惑了:“君子不器”。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的话就是君子不随便框定自己的目的,不把自己当成某种器皿。此时再回到上面的这则对话中,很明显,其中的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人就是给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画上了一个明显的目的,认为自己从始至终的朝向和目的就是他们所说的那个东西。但是,曾点却不一样,他虽然回答了一个可能孔子未必非常满意的答案,但他起码并没有为自己设立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而只是展示了一下自己心目中的生活状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是符合孔子“君子不器”的。

          可,一个人从始至终都有自己坚定信仰的目标,难道不好吗?就拿孔子来说吧,孔子自己不也是立下了一个吾十又五而至于学的梦想,从而开始了夜灯一般的一身吗?其实当然是好的,孔子也没有丝毫的否认这种立志的必要,他真正在意的是这种坚定信仰的目标,到底是何性质,更简便的来说就是到底是外在还是内在的。

        如果是内在的自然不必多说,孔子自身已经身体力行地表现出来了,然而如果是外在的话,问题可就大了:因为人们在实行道的过程当中,总是先由心在向外的,如此,才能保证自己在外在完成这项目标没有失本心,如果将方向变换,将一切的目的都变成完成那个外在的目标,便难免成为了结果论,尽管在最终或许达成了那种结果,从本质上也已经是离经叛道。这也是为什么他会不是很赞同三子的做法:他们三人都将自己的目标定为外在的一个职位一个事情,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物质层面的工具,从而滋生了偏离本心的分险。

        所以,在孔子这里,君子不器可以看成两部分来理解,一部分是警醒人们不要驱名逐利,那一部分则是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信仰,走向了真正最最本质,最最神圣的目标。也许正因如此,孔子才会在与子贡的一次对话中称赞他为一种礼器,这并非是说子贡在追逐外在的目标,把自己锁定了,而是说子贡某种程度上确立了自己在精神层次的目标,从万万物物中的器中超脱出来,走向了更深层的境界。(所以子贡的器材会是礼器)。当然,我们会说,子贡在对大道的理解之上依旧没有做到最好,他依旧需要通过自己所象征的礼器去接引天道。这个过程对于那些走到更深层次的位置的人来说显然是更自然而然的,我们也能够发现,从本质入手,孔子仍然觉得将人作为一种器并不合适,因为器是工具,但人是活泼泼而具有生意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器与不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qk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