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专业同一性与职业同一性

专业同一性与职业同一性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23:06 被阅读34次

整体而言,上大学依然是中学生及其家长最普遍的教育梦。2013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和实施了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了112所学校、438个班级、约2万名中学生。到2017年底,仍有近80%的样本学生被成功追访。调查发现,30.45%的学生希望自己读到大学本科,16.21%的人希望读到研究生,16.39%的人希望拿到博士学位。34.67%的家长期望子女最终取得博士学历,这比他们子女的选择比例还高出近20个百分点。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75万,这意味着起码有上千万个家庭关心高考。

高考意味着什么?或许言人人殊。但毋庸讳言,高考之于莘莘学子,仍是走向广阔人生的重要驿站。经过十余年寒窗苦读,考上心仪的大学,不仅意味着自此迈向新台阶,也为日后找准社会角色、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了基础。

去年有数据称,40年来,全国共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高考改变了考生,也改变了国家,从里到外都在重塑着这个国家的气质。如果没有高考,没有人才辈出,我们的国家将会是何等模样?

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发现34%的学生能够接受大专及其以下学历,甚至有3.22%的学生表示对学历无所谓。有过半数家长承认,子女的能力无法达到他们的教育期望。

与以往相比,当前考上大学越来越容易。有报告显示,一些地区的高考录取率连创新高,有的总录取率高达91.91%。

高考虽然还是升学的独木桥,却不是人生的独木桥。近日也有媒体对2万余名00后高考考生以及考生家长和其他网友发起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的00后考生不认为“高考可以改变命运”,70.7%的家长认为,参加高考最重要的是“增长经历”。

有人说高考是广大考生的“成人礼”,跨过这道关,考生便走向成熟。这种成熟,不只是体现在身体、心理上的成熟,更包括人格的自我完善。

高考确实是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但它绝不是终点。甚至可以说,高考过后又站到新的起点上,只是起点位置不同而已。

更为重要的,对00后来说,努力高考是为了坚持自己的选择,实现自己的愿望,少有人背负父辈们的期望或者未曾实现的理想。对未来的定位,他们更能hold住自己。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用以检测儿童的自控能力。实验者在儿童面前摆上美味的糖果,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现在吃掉一块糖果,要么等上一段时间,然后得到两块糖果。

后续研究发现,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与生活中各种正面表现都存在关联性,那些能够hold住自己、先完成任务再吃掉糖果的孩子,未来更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养成良好的习惯,甚至保持更健康的体重指数。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已经对一波又一波的儿童进行了延迟满足的测试和随访。那么,50多年来,当今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增强了还是更弱了?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者约翰.普洛茨科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收集了1968年到2017年间发表的30多篇关于延迟满足实验的研究文献。结果发现,今天的儿童在延迟满足实验中拥有更好的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过一年,同龄的儿童就能将满足感的获得多延后6秒。

如果一个人愿意为“延时”成功、为远大梦想付出汗水,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怀疑他未来的成就?

所以,上大学选专业,不能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选,而放弃自身的爱好。完全俯就“钱途”,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有“前途”的根本在于是否喜欢甚至热爱自己的专业。要想知道一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先得知道自己有什么智力特点、人格特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再去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才有可能选对专业入对门。

现实中,有很多因为缺乏专业同一性而痛苦的大学生,也有很多因为缺乏职业同一性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的成人。

专业同一性与职业同一性是一个连续谱,如果一个学生选择了他喜欢的专业,那么他离他喜欢的工作就不会远了。如果一个学生能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人生就更容易理顺,工作也会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有人说,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么你余生中连一天都不需要“工作”。这是有关职业同一性的最完美的表述。

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参考的方法是,在他平时学起来很轻松并且也有兴趣的科目中,寻找相关的专业。

如果始终触碰不到自己的兴趣,我们至少可以学习去喜欢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学习就是要逼着自己开辟新的痛苦领域,自我加码,自我抬高目标。

高考后,每个人又站在了不同的起点,又开始了新的龟兔赛跑,那么,是乌龟赢了?兔子赢了?也许都不是,是努力的态度赢了,拼搏的精神赢了,奋斗的人生赢了!(18.6.9《教育》)

相关文章

  • 专业同一性与职业同一性

    整体而言,上大学依然是中学生及其家长最普遍的教育梦。2013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和实施了中国...

  • 读书《埃里克森与毕生发展心理学》

    50/13 本书主要讲述了“同一性”的重要。 家庭对青春期前“同一性”的培养 青春期“同一性”的形成 “同一性”对...

  • 同一性的渐成(续四)

    6、超出同一性之成年早期:亲密&孤独 超出同一性指的是青年期以后的生命和同一性的应用,以及同一性的其他形式在生命的...

  • 同一性究竟是什么?

    本文是《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引论”部分的阅读笔记。 《童年与社会》《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青年路德》是埃里克...

  • 确立同一性:实现个人价值,找到幸福

    今天聊聊“同一性”,也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那么什么是“同一性”? “同一性"是指多种事物能够共同存在,具有同样的...

  • 2020-03-04 D14

    债的同一性

  • 20180516共读

    同一性:青少年危机共读1 同一性:个人的期许与社会期许两条力量的协调与综合。 如果协调的结果是冲突的解决就...

  • 20180516共读

    同一性:青少年危机共读1 同一性:个人的期许与社会期许两条力量的协调与综合。 如果协调的结果是冲突的解决就...

  • 青春期的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首先,什么是同一性? 同一性是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主要成果,同一性建构包括明确你是谁、你的价值和选择的未来生活方向...

  • 迷茫也是积极的力量—— 对同一性的思考

    最近一直很迷茫,觉得自己应该是进入到了同一性探索阶段,想想自己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在完成同一性,看样子我的同一性延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同一性与职业同一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sx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