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笔记

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笔记

作者: 3点8度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15:56 被阅读0次
作者:奥地利阿尔佛雷德·阿德勒著 彭正梅 彭莉莉译

自卑而超越,阿德勒的教育思想

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之重道德性是根源于忧患的意识。中国的忧患意识特别强烈,由此种种忧患意识可以产生道德意识。忧患的不是财货权势的未足,而是德之未修与学之未讲。他的忧患,终生无己,而永在坦荡荡的胸怀中。

理性是人性的认知方面,肉体是人性的感觉方面。在基督教里讲,肉体遮蔽了灵魂,使人容易受到诱惑,堕落,产生罪恶!

康德讲:启蒙运动就是人类从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来。未成年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独立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拿出用起来(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样,理性几乎成了西方人性论和教育的道统。

弗洛伊德认为,人本质上是非理性的,欲望,特别是性,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在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即自我,超我和本我中,本我(欲望)更为根本。佛洛依德甚至还以此把人生划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阿德勒最初追随弗洛伊德,但后来认为弗洛伊德过于强调生物性与本能决定论。阿德勒认为人格是由社会决定的,而非性决定的;人格的中心是意识而不是潜意识;个体行为的动力是自卑感而不是性。

阿德勒指出,人相对于动物而言极度的无能,从体能到自然状态下的生存能力几乎没有优势可言。人只能选择过社会生活。阿德勒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人是社会的动物。个体生存无可逃避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人与他人的关系,与职业的关系,与异性的关系,都表明人是社会的存在。

阿德勒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人性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卓越感,自卑感和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这六个方面构成整体,阿德勒称之为个体心理学。所谓个体心理学,是把每个个体视为独特的一个整体,部分只有通过整体才能得到理解。

阿德勒的人性观受到尼采的人生是由目的和意识牵引和指导的观点的影响。虚构的现实比客观的现实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影响更大。如个体对上帝和永生的信念促使他在广袤无垠的冰冷宇宙中寻找人生的目的。阿德勒在1912年发表的《神经质人格》中指出,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即虚构目地论。他认为童年和成人都无意识的受到这种虚构目标的牵引。虚构目地论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性,超越,完美。阿德勒称之为追求优越感。人类精神的所有外在表现均视为朝向这一目标运动。有的教育学从这种人性观出发,把追求完美的理想人格作为教育的目的,即所谓“止于至善”。

为什么追求优越感,动力什么?阿德勒认为因为我们本身不优越,不完美,因而需要奋然追求优越感。孔子讲“君子耻居下流”就是这个意思。阿德勒讲个体追求卓越感是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所有认同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心理补偿。身体缺陷,兄弟姐妹之间竞争,贫穷,被贬低,被忽视,父母过于强势溺爱,过于保护,能力脆弱,无助和依赖性等等都会让儿童产生自卑感。成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甚至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都存在着这种自卑感。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人或多或少都隐藏着一种自卑感。我们人类的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如果过于强烈,产生自卑情结就是一种病态了。适度的自卑感是正常的,他是个体追求优越和完美的动力。阿德勒用资本敢动力学说取代了弗洛伊德的性动力学说。

对优越感的追求,必须以社会为取向标准,否则就是病态的,是人格适应障碍。阿德勒认为优越性的衡量标准是对社会有用。所以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加强孩子的认识与社会的一致性,就是在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否则孩子会成为问题儿童。

一个人独处时不需要逻辑,对逻辑的需要不会多余任何一个动物。只有再不断的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的使用语言,逻辑和常识,因而必须获得和发展社会情感,这也是所有逻辑思考的最终目的。

阿德勒认为,自卑大多是由先天或者遗传的生理上的缺陷而产生的,也包括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压抑和排斥所造成的抑郁之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ti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