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得经历婴幼儿、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这么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算来,即使人生百年也就不过三万六千天,这对于宇宙时间来说简直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但对于每个个体的人来说又是漫长的,值得研究如何活的更好,活的更有意义。
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活法,这实际上是个客观规律,也已经被人类的进程发展史所证明。但,大多数人只是被动的在适应,或是忽视了对这一规律的研究。
人人都向往年轻,人人都想长生不老,但在科学技术还没有达到这一满足人们客观增长需要的现阶段,任何违背这一规律的做法可能得不偿失。
让一二十的轻年人活成四五十岁中年人的样子,他们是装不来的;让四五十的中年人活成一二十天真烂漫青少年的样子,他们倒想,但也只能是装。
大多数人对于人生阶段的转折是缺少认识的,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跟着感觉走,这对于更好的把握人生是个缺憾。
人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活法的。应该尽早认知到这一规律。违背这一规律是不明智,也可能会错过很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已经被历史和科学证明了的人类作息的客观规律。非要熬夜加班,那就是拿身体做赌注,迟早会付出代价。
让人扼腕叹息的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于娟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应该让每个人警醒:“长期的熬夜等于慢性自杀。”
人的不同年龄段,由于心理、生理的改变,人的活法自然要改变。
婴幼儿和少年属于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活法,因为心智不全,也因为说了也不算,所以不说了。
其他人生的各个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能够自己把握的。
对于成长的一般性的规律来说(极少数的特例除外),以下三个年龄段的活法是值得遵循的。
青年人的字眼,应更多的包含努力、拼搏、战斗、冒险和奋进。这一阶段,过多强调中庸之道是不和时宜的。
中年人的主旋律,应该是成熟、稳重、睿智、坚韧和成功。这是人生的关键期,应该执着、持续走好这一段路程。
老年时光的主色调,应该是平和、随性、满足、宽容和健康。但绝不能放弃人的自由意志。保持思维力、学习力和内心追求至关重要。
遵循作为生命个体一般性生长的客观规律,并不代表人就应该失去人最宝贵的自由意志。
实际上,在任何生命阶段,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有一条贯穿生命的内求。
这是人存活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