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印象米脂(二)

印象米脂(二)

作者: 莫匆匆 | 来源:发表于2016-07-20 21:35 被阅读0次
印象米脂(二)

3.米脂婆姨

未去米脂之前,就听说陕北有一句很有名的俚语:“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米脂的婆姨”形容米脂女人(方言称婆姨)聪明、贤惠、美丽、能干。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国时的貂蝉就是米脂人,延安时期,米脂曾是陕北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方,米脂女中培养出很多革命人才,解放后许多女人也从米脂走向全国,从政,艺术各行业都颇有建树。

我们沿着米脂的大街小巷走着,年轻貌美的女女没怎么见,接触到几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姐,白里透红的脸庞,素颜的眉眼十分标致,想必年轻时也是美人儿。而她们言语之间流露出的陕北人特有的质朴,热忱,是一种由内而发散发出的魅力。

4.米脂饮食

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因米脂水得名。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质沃宜于种植谷子,谷子碾成小米金黄金黄,煮成小米粥上面漂了一层油脂。

我们将车开到了米脂的小米加工坊,买几袋回去尝尝,将米脂人的纯朴、厚道和稤和的米脂小米带回去。

印象米脂(二)

米脂的面食味道也是独特的。馍都是用发面蒸的开花馍,本地人开的饭馆馍要更大一些,热情的老板总要一盘多送一两个。发面的饼中间包一层红糖,在烤炉里慢火炕1个小时,据说这样的馍暑天里可以放个十来天。

来到米脂,听着熟悉的乡音,没有任何沟通的障碍,一种从未离开的感觉。一样的口音,一样的饮食习惯,祖辈三代以上世世代代就在陕北生活,我们的血液里早已融入了黄土地,黄河水的气息。

所以如此喜欢。

相关文章

  • 印象米脂(二)

    3.米脂婆姨 未去米脂之前,就听说陕北有一句很有名的俚语:“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米脂的婆...

  • 印象米脂

    今天早晨突然想起“米脂”这个地名来,翻翻日历,原来正好是去年今日,自驾带着家人去的神奇米脂。一年过去,风土人情,却...

  • 陕北印象——行走米脂

    仿佛只用了一瞬间,便从喧嚣的都市走进了宁谧的乡间,走进了洗净铅华的质朴,走进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 站在群山之...

  • 认识米脂(解读垄耘《文米脂》二)

    在男性主导的封建社会里,女性被禁锢在家庭禁锢在锅台,那颗想远足的心灵也就被无情地剥夺了。但在米脂却不同,当地的水和...

  • 米脂

    关于米脂,母亲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儿媳妇非常孝顺,但是婆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所以每天做熟了饭...

  • 米脂

    米脂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无定河中游,“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其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

  • 米脂好汉~好汉在米脂

    米 脂 好 汉 黄土高原/群山相连/气势山河/威武雄壮/孕育出一个个好汉金刚/米脂的汉子哟/方圆的脸庞/宽宽的肩膀...

  • 米脂老街

    米脂老街 米脂,古称银州。秦属上郡,汉归西河郡。 米脂古城老街建于宋,始距今近千年历史,具有极其...

  • 胃教授的养胃法宝:这样煮出来的小米粥,一气能喝三大碗!

    在陕北,流传着一句古老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因米脂婆姨勤劳持家,再加上常年吃小米,皮肤养得白白嫩嫩,米脂...

  • 米脂常氏家族发展简史

    米脂常氏家族发展简史 米脂流传一句“常一千,艾八百,高杜各占半道街”的说法。“就这么简简短短的几个字,它印证了米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象米脂(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zv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