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补充如下:
表达能力差大家凑合看一下吧
吐槽一下我的垃圾原生家庭,从小就被父亲打击、否定、控制欲极强、脾气暴躁 、自私、好面子、爰哭穷、悲观主义, 父强母弱, 他常常拿我和母亲作为撒气对象, 母亲也是常常讨好他,父亲一生气我妈就和稀泥 让我委曲求全的顺从 。 家庭氛围也是无比压抑, 我从小就啥话都不敢说 ,都是压在心里不敢表达出来。有啥优点都是遗传他缺点都是别人的, 还经常说咱家不怕事一出事点就炸了 , 买东西也是他自己用不上就说你乱花钱 ,不听他的话做错了事他就得意洋洋 ,听他的话不对了就骂你没脑子 ,不然就是给我贴标签,傻子、废物等等……。在外就是老好人一个 。现在的我性格内向、 自卑、懦弱 、没自信、 没安全感 、没主见 、社恐、 讨好型人格 、焦虑、内耗、 常常否定自己 。
没学历, 当初因为刚开学不适应 (开学综合症)(一上课就头疼)就不想去了 ,后来他就生气了把行李都拉回家了还就真不让我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想回去上学, 他非常好面子来来回回他会觉得丢人因为害怕挨骂就没敢说。
又过了一段时间 ,我妈和我爸提出让我去技校(职校)(没有当我面说, 就隔了一堵墙, 我听见了),他开口一句有啥用 ,就是上那里去玩了 (他就是怕花钱 怕我在外边惹事)。我现在想想虽然上职校没什么用就算是去玩也比在家里蹲好啊,至少能认识几个朋友 。
现在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只有手机一部
当时要是勇敢的表达出来似的就好了 ,可惜没有,太懦弱了 。
01年的二十多岁了,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改变了 该怎么去做出改变
以下是我的回答了
如果不是描述上略有不同,简直以为你是我的一位后辈:年纪相仿,可能你比他大一岁,同样的开学时间不长就不想去学校了。。。他是口罩之后吧我记得是。
我自认为也算是略略能体会这种感觉叭。一是我本身的经历,我的幼年环境大部分非常接近你描述的点:从小就被父亲打击、否定、控制欲极强、脾气暴躁 、好面子、父强母弱、给我贴标签,傻子、废物等等,这些无一例外,统统亲历。除此之外,我还经常被定义为“狗改不了吃*”,曾被形容“心如蛇蝎”,“假仁假义”等等;二是上面说的,我一位后辈,和你的情况一样,刚开学就不想去了,现在浙江工作几年了。
俗话说:未经他人恶,莫劝他人善。但发出来这样的问题和求教,可以看做是一种求救的表现和讯号。我不敢说自己的这点儿见识和观点能救你于水火,只能说就自己的经历和浅薄的见识,分享一点点自诩比你多走了半步的经验,尝试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分享下,给你借鉴一二,万一对你有一点点帮助也好。
以下长篇,你读哪在哪吧,构成这篇文字的观点来自于《被讨厌的勇气》《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以及《深度关系》。这三本书推荐你去读一读,顺序可以依着我写的顺序来。
首先,先说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这问题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我自己的心路历程,父亲当着亲戚们的面说我就是“心如蛇蝎”,以及我现在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自己的情绪。前面部分是碎碎念,赶时间可以从自行车那张图往后看。
同时,希望你能明白一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不是你的错,你不需要为此自责。你父亲的那些行为,比如打击、控制、贴标签,都是因为他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因为你不好。你母亲的和稀泥,也是她在那个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你只是不幸成为了他们情绪的宣泄口或者说情绪垃圾桶,但这不代表你的人生就只能被他们定义。
你说你现在性格内向、自卑、懦弱,这些都是长期压抑环境下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你害怕表达,害怕冲突,害怕被否定,所以选择了压抑自己,讨好别人。但这并不是真正的你,你内心深处一定也渴望被看见,被认可,渴望活出真实的自我。
生而为人,其实我们自己能掌握和选择的事情远比自己以为的要少得多。大到国家、民族,小到父母、家境、肤色、相貌等等~真的没得选。思考一下:那么这些没得选择的东西就是我们过不好当下也过不好未来的理由吗?
接下来再说说,如何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找回自我:
一、接纳自己
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是学会接纳自己,包括你的不完美,你的脆弱,以及你曾经的软弱和妥协。试着去理解当时的自己,那个在恐惧和压抑中挣扎的少年,他只是没有能力,没有方法去对抗强大的父母。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用心理学的一些观点解释我们当年行为的成因:由于父母的强势和不妥行为,给年幼的我们带来了可能遭到毁灭的恐惧感,因此采取了自我防御的措施。
现在后头看,不要恨当年的自己。一是因为年幼的我们,养育者没有给予足够的安全感,这种防御措施带来的后果就是你所说的性格内向、 自卑、懦弱 、没自信、 没安全感 、没主见 、社恐、 讨好型人格 、焦虑、内耗、 常常否定自己,这不是我们的错,不需要承担这个责任;
二是现在看过去,自然会“后见之明”的倾向。世上没有早知道~ 我们自己其实做了一点儿选择,现在的一些结果也是我们参与其中了的。现在能做的,就是你正在做的:承担后果,做出改变。既成事实,我们无法改变过去。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努力过好此时此刻乃至以后。
关于自我接纳这一部分,建议你去读一读《被讨厌的勇气》,它让我学会自我接纳: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学会课题分离:分辨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这本书也能够回答我上面提出那个问题:我们无法选择的那些东西、曾经的经历,是我们过不好当下也过不好未来的理由吗?
二、适应过去
你早期的家庭经历会影响你现在的样子,无论是好是坏。作为一个孩子,你必须找到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来解释身边发生的事情。从痛苦的童年生活中寻得的生存下来的方式,在以后的岁月里会成为你性格相当大的部分,有时会影响你的一生。你也许会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如果你的父母在情感上或身体上抛弃了你,你可能终其一生都会觉得内心像个孤儿。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感觉被误解,无法融入。你内心的自我批判毁掉了你的自尊,你会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告诉自己其他人都过着比你更快乐、更“正常”、更充实的生活。这样下去,你的内心将被沮丧和嫉妒填满,始终无法满足。
如果你的父母恃强凌弱,你或许早早就学会了靠着绝对力量和提高音量来生存。你将世界看作一个“狗咬狗”的危险地带,认为放松警惕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你不可能向任何人暴露自己的弱点,也不会让别人来帮助你或安慰你。你筑起一道墙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但它同时也使你与世界隔绝。即使你在这个世上获得了权力,陪伴你的却依然只是无尽的孤独。由于你适应生存的方式对你自己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你疗愈自己的方式也将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仔细的分析与审视,你可以追溯造成自己心理问题的源头。你不必拒绝你在过去的适应过程中形成的那个自我,不用拒绝完美主义、高度焦虑或一定要取悦他人的心理现状,只需要记住,这些保护机制是你身上值得尊重的一部分,它帮助你度过了非常困难的时期。你可以向它致意,向它鞠躬,向它致敬。你可以将你的这些生存模式看作一个人,你可以对他们说:“勇敢的战士,感谢你的保护,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你可以放松休息了。”
找出情感痛苦的根源,正是疗愈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虽然你不能回到过去改变发生过的一切,但也不要让它拖累你的余生。
三、超越过去
“我的父母没有以我需要的方式来爱我。”承认这个痛苦的事实,意味着你需要勇敢地处理深度悲伤、愤怒和受伤等情绪。这样的感觉是痛苦的,但只要你勇敢面对,它就也只是暂时的。如果你知道自己正走在通往解脱的道路上,允许这些感受穿过你的身体,作为回报,你将在另一端得到自由。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生活选择与父母自己未曾经历却期望拥有的梦想区分开来,对他们想要通过你来间接完成自己的生活愿望的期待说“不”。要清晰地知道:我们作为自己,完全值得被无条件地爱。如果你的父母做不到,我们还可以自己爱自己。
毕竟,原生家庭并不等于我们的心灵家园。我们的父母只是负责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这个让你停留,学习个性化,学习宽容、宽恕和更广阔的同情的地方。你是真实的、完整的你自己。即使你真正的童年可能令你非常痛苦,满身伤痕,但送给自己一个你应得的童年,永远都还不算晚。
你可以尝试写日记,把那些压抑的情绪,那些想说却不敢说的话,都写下来。或者找一个安全的空间,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大声地说出你的愤怒,你的委屈,你的悲伤。只有正视这些情绪,你才能真正开始疗愈。
四、放下过去
该如何摆脱你童年的照顾者给你带来的创伤。治愈过去的创伤,需要你面对童年时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的痛苦,消化你对父母可能存在的怨恨,并学会如何处理你当下与家庭的关系。我们的目标不是沉溺在自怜的情绪里,也不是去责怪任何人,而是去承认你的痛苦,好让你努力摆脱那些拖你后腿的有害情绪。
第一阶段:说出那些藏了一辈子的秘密,这是放下的第一步。
也正是你现在所做的,说出你所处的困境,譬如来自父亲的压力否定以及自己的否定等等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可以试试心理学家口中的“意象重构”,想象以一个睿智的成年人的身份进入你的过去,为当时脆弱、无助的“小时候的自己”挺身而出。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网络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运作,尽管你不能改变历史,但研究发现,仅仅通过在脑海中想象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就能体验到强大的治疗效果。
第二阶段:发泄愤怒。在放下过去的过程中,愤怒情绪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很容易把对自己感到愤怒,因为自己懦弱、无力,导致了现如今的局面,但是将愤怒转向自己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防御机制。如果选择内化愤怒,你会在心理上,甚至是身体上,对自己暴力。
要放下过去,你就必须停止这样钻牛角尖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愤怒就像其他所有感觉一样,没有对与错,也没有好与坏。当有人违背了你的价值观,或越过了你的底线,愤怒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愤怒的本质是寻求帮助。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愤怒背后是悲伤,那悲伤中有深深的痛苦,等待被治愈,等待被放下。
只要你能这样看待它,愤怒就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只有当你将其变成一种对付自己或别人的武器时,它才具有破坏性。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驾驭它,它会推动你采取富有成效的行动。
一开始,你可能会对为自己发声而感到内疚。你可能会担心你关心的人无法承受你说出的真相,或是你背叛了这个家庭一贯以来的思维逻辑。可是,无论你父母做的事情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究竟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童年创伤还是性格局限,都无法抵消你所遭受的痛苦。为父母的不当行为找借口,或者去保护他们,都不是你作为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
处理愤怒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要试图通过合理化愤怒来摆脱它。首先把愤怒看作一种纯粹的能量,不要对其作任何价值判断。接下来,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通道,愤怒可以进入它,穿过去,最终离开你的身体。如果你不是那么害怕一点一点地释放它,愤怒也就不会累积到最终爆发的程度。
一旦与自己的愤怒建立起健康的互动关系,你将看到以下变化:
·当有人伤害你时,你会为了自己的权益奋力争取,而不是陷入低沉沮丧。
·如果世界上发生了不公平的事情,你可以将愤怒转化为推进行动的能量。
·如果有人越过了你的底线,你会自信地反对,但不会陷入防御状态或是咄咄逼人。
非常重要的是,你要能够平衡同情的能量和以某种形式存在的健康的愤怒,否则你可能会有错误原谅的风险。尊重你自己所忍受的痛苦是第一步,我们不能跳过它去原谅别人。健康的愤怒是通过你的身体感受勇气的一扇大门,它让你头脑清醒,内心感觉有力量。当你看到它的真正本性时,你会拥抱它,甚至把它当成一种重要的生命力量来珍惜。
第三阶段:哀伤过后与现实和解
你现在可能还没有体会。但我有:父母即使年老体弱了,还住得离着我很远,远到有 2000 公里,却依然能触发我的糟糕情绪。即使我已经离开了他们,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每当和他们联系,或是回家探亲的时候,有时候还是会倒退回小时候或者是愤怒的青少年的情绪感受。那是因为即使我在心底明白必须放下过去往前走,有时候却还是被困在过去,困在愤怒、怨恨和对它们的持续反应里面。
这也是我什么会走上探寻自己的道路以及看到你这个问题如此长篇大论的原因:和你一样,我想往前走。
我想说,你不是唯一一个面临这种困境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总是不断尝试,哪怕总是敲错门,哪怕结果一再令人失望,这是人类的共性。如果你仔细思考自己想要从与父母的互动中得到什么,你可能会发现它主要可以被归为以下几类:关注、安慰、肯定、欣赏、庆祝你的成功或成就。或许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你仍然希望你的父母能够满足你童年时没被满足的情感需求。他们可能偶尔会给你想要的,让你又燃起一丝希望,但当他们再次做出伤害你的行为时,你又后悔自己还会去尝试。这样的恶性循环一再重复。即使你明白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身体却依然保留着内心深处对童年时悲伤失望的记忆。因此,当他们再次让你失望时,你会有像个孩子那样的愤怒、难过、哀伤与恐惧的反应,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循环被称为“重复性强迫”。
乍一看,哀伤这种情绪似乎与这些无关,但在你重复性强迫的表面下,是对哀伤的回避拒绝。哀伤通常发生在我们拥有过后又失去某种东西的时候,但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为你从未拥有过的东西而哀伤——你希望拥有的父母或你需要的童年。你依然希望、渴望那个未曾拥有过的现实。你心中的一部分依然试图让父母以你想要的方式爱你。令人难过的是,继续从他们身上寻求那些他们无法给予的东西,只会让你一次又一次失望,而他们也绝不会为此道歉。
在哀伤中,你粉碎了自己对于理想成长环境的希望和幻梦,你接受了一个冷酷的现实:你应得的道歉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于是你逐渐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与父母的互动永远不会以你想要的方式进行,事情可能永远不会有什么改变。你的童年经历对你是不公平的,但你能得到的却仅此而已。接受现实总比试图改变它却一次次失望要好。一开始,这感觉像是接受自己的失败,但在生活中,有时候为了赢得一场战役,我们不得不放弃一场战斗。如果你能够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幻想世界”,你就可以面对一个丰富而坚实的现实世界。治愈你抑郁情绪的方法,不是用快乐的感觉去替代它,而是严肃地对待它,这样你就能从另一端为它找到一个出口。
当你充分消化了自己的哀伤时,你会发现与父母的互动变得更容易了。只要你能管理好对他们的期待,你们甚至可以享受彼此的陪伴。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他人的局限,接受他们的人性特点,我们才能进入爱的王国。为你从未拥有过的东西而哀伤,接受你家庭的功能失调,会帮助你加深与他人的关系,不仅仅是与家人的关系,还包括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这个过程起初会很痛苦,但如果你能通过痛苦让灵魂的伤口愈合,你将从失望与绝望的循环中找到救赎。
第四阶段:代入共情
你从你父母身上得到的,也很可能同时有滋养与失望,有亲情也有残忍。一个孩子的心智无法理解这些,但现在的你可以。如果你不再从一个受伤的孩子的角度,而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你可能会看到你的父母受过多少伤害,在面对他们自己的痛苦时又是多么无助。
花点时间,想一想他们的生活。如果有机会看到父母的老照片,你可以对照着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来做这个练习。
·他们年轻时的梦想和追求是什么?
·人性的残酷是如何让他们失望了?
·是什么夺去了他们的纯真和对他人的信任?
深入观察,你会发现:
·如果他们特别喜欢高高在上地评判你,那是因为他们也这样评判他们自己。
·如果他们总是急于为自己辩护,那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对自身感到内疚与羞愧。
·如果他们因为你的挣扎和不快乐而责备你,这可能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觉得他们对不起你。
·如果你透过表面看向他们的内心,你会在那里看到一个受惊的孩子。
回忆一个你父母的行为让你产生强烈情绪的时刻,然后问自己:“如果这是个陌生人,我将如何回应?”看看你是否能把父母视作和你一样走在探索人生的旅途中的普通人,一样在与死亡、痛苦和不确定性等大家都要面对的生活困境做斗争的普通人。这样,你就可以对他们建立起一种“冷静”的共情。这样的共情是爱的另一种形式,它不仅不会吞噬你,不会带走你,还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的身上。
现在你知道了父母的行为是源自他们曾经受到的创伤,你就不必认为他们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是针对你的。对于他们的指责,你无须对号入座,更不必对其进行互动或争论。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接受或者容忍对我们的不当对待,只是我们可以作为一个有尊严的成年人来回应。最终,通过采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问题,通过代入共情,我们也解放了自己。
第五阶段:建立力量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觉得自己亏欠父母。我们的舆论环境引导我们去相信,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生活、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负责。我们的亏欠感受使我们与父母之间陷入一种纠缠的动态,或是将你自己困在拯救他们的义务中。你可能会觉得对父母负有责任,因为他们为你做出了牺牲,但这很快就会变成有害的内疚和怨恨。事实是,你不能因为忠诚和孝顺而强迫自己去爱。真正的共情是自然产生的,它不应该来源于任何由逼迫而生的责任感。
你不欠你的父母任何东西,也不必对他们的全部生活负责。你不仅是你父母的孩子,更是大自然的孩子。
有时候,为了解放自己,你必须放下父母会用你所需要的爱和尊重来对待你的期望。当你突然与他们分开时,他们可能会报以侵略性的反应,可能会对你威胁或指责。他们可能会将你描绘成叛徒,忘恩负义或自私的人。长期以来的防御机制让他们无法真正移情,无法从你的角度看待问题。在他们的余生中,他们可能会继续专横、歇斯底里、热爱争论,而你对此无能为力。身陷这样的境地你可能会很痛苦,但现实就是如此,再多的解释也无法为你赢得公正与公平的对待。你投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你就离你真正想要的和应得的生活越遥远。
虽然不总是能得到道歉和救赎,但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触发点,设置界限,并与家人保持健康的关系。有了一个自信的成年人应有的力量,你就有能力改变你和他们的反应方式和互动方式。如果你继续以孩子的心态与家人交往,这便在无意中操控了别人对待你的方式——继续把你当成个孩子。相对地,你可以以一个能够自立自足的成年人的方式,扎根于你自己的现实生活,摆脱有害的控制循环,开启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交流。相互依赖的链条只有在双方都参与其中时才能维系。例如,当你开始主张自己能给他们什么,不能给他们什么的时候,他们也就不得不重新与你协商你们之间的界限问题。虽然你的家人不见得会以你希望的方式做出反应,但至少你做了你该做的。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你主动对沟通模式进行干预,改变便会不自觉地在家庭系统中开始蔓延。
最后,这是你的关键时刻
只有让自己所有的真实情感自然流淌出来——包括愤怒与温柔——你才能活过来,享受与他人之间真实的互动。
放下过去的伤痛,这不是一个线性的、平顺的、一劳永逸的过程。真正的放下,要经由持久的、实质意义上的变化才能达成,而这样的过程,注定是周期性的、杂乱的。起初,当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让你过去所受过的伤害全部涌上心头,你可能会经历一段在爱与恨、怨恨与感激、依恋与疏离之间纠结摇摆的时期。在这段自我封闭的时期,你要告诉自己尽管这些不愉快的感觉是真实而强烈的,但它们并不会构成真正的威胁,通过这样的信念来坚定自己的心。
让这些感觉在你身体和心灵的系统中流动。或许在愤怒的瞬间,你的世界里看不到爱与平静,但不要害怕。给自己时间哀伤,给自己时间体会失望,体会愤怒。将各种情绪都体验一遍是安全的,在这之后,当你的心准备好回归时,它自然会找到回归平静的方法。在这个过程的最后,你的内心或许依然留有伤疤,但是,随着那些开放性的伤口愈合,伤疤也就永远只会是伤疤。即便它再被触发,你也不会再感受到之前那样的情感负荷了。
只有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你才能学会宽恕。爱与愤怒的交织、伤害与挫折之间的矛盾,无一不体现着人际关系的复杂。
你的创伤不一定非得占满你的世界,与此同时,你也不需要通过将自己的过去拒之门外来保持理智的状态。最后,你可以同时拥抱你的痛苦与快乐,因为它们都是你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卸下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这个大包袱。还自己应得的自由,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上面适应过去、超越过去、放下过去,这部分几乎是《你的敏感,就是你的天赋》原文了,我去除了一些不符合不需要的部分。你可以去读读这本书。
下面的部分是我自己的一些建议了,你说你没有学历,没有朋友,只有手机一部。但你现在才二十多岁,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以上林林总总这么多,主要是帮助寻求内心强大秩序稳定,走出阴影,下面,再来说说具体一些如何改变现状的事情,不需要很复杂,也不需要很深刻,从你的描述里面来看,你绝对也能掌握和控制的事情说起:
1、起居规律;不晓得你的作息,但是我自己窃以为的规律来说,譬如是 24:00睡觉-08:00起床这样一个作息,还算是宽松了应该。这点儿自由,想必你是能具备的,这个不能说是父母要干涉且不允许的叭?规律的作息,有助于你的头脑清醒,身体强健,这是对抗负面情绪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
如果目前晚上不愿意睡,熬夜熬到身体自动关机,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无聊,因为醒着不知道要做什么。人天然要让大脑有序,这时候无非是通过类似某音这种多媒体不断的接收碎片信息来填满空闲时间,以使自己对抗无聊,偶尔放下手机,持续迷茫,每天把自己累到关机,手机掉脸上,在迷失里睡去。第二天起来重蹈覆辙。对于改变现状没有帮助。
2、学习;学习分很多种。虽然在学校的系统学习你错失了一些机会,但是其实学校学习的也是再学习的能力。老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是随便说说的。譬如你能控制的:如果你暂时还没工作,可以手机上学习些技能,我能想到既可以低成本学习又有助于你破冰的技能,譬如烹饪?父母在外劳累一天,回家发现饭菜做好了,不要管他们什么评价怎么对待。
坚持做就是了,只当练手,你做什么,怎么做,不是因为他们如何评价或是看待,你就是你~ 以后开个馆子也未尝不可。虽然都说现在大环境不太好,但是吃喝总是少不了的,且成本也并不高,也可以去别人那里先学学,既脱离家庭自力更生,也可以为自己将来做做打算。
还有些其他的学习种类:譬如看看我上面给介绍的几本书,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追求自己内心的强大,然后再去找寻自己想做的事情。
3、换换沟通方式
相信我,坚持良好的沟通方式,一定一定有帮助。因为我就这么做的,从高中开始,一直到我而立之年,我还坚持在做。我和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好,偶尔也会有回退的迹象,不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双方的心理空间都大了,小小的意见不合不会对整体造成影响。
至今我都记得我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我父亲那个惊疑不定的眼神,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有点惊慌,不知所措。因为我的行为超出了他的预期,没有按照他所熟知的步骤预演,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虽然那次没达到我想要的预期,但是如上面所说,我坚持在做,卓有成效。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1.选合适的时机:不要在父母情绪激动的时候进行沟通,可以选择一个双方都比较平静的时候,例如饭后散步或者聊天的时候。
2.表达你的理解:首先要表达我们理解父母的担忧和爱,例如“我知道你们很担心我,希望我能够更好,更优秀”。
3.说出你的感受:然后,坦诚地表达你的感受,例如“我理解你们的感受,但我也有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我会感到很委屈”。
4.提出你的建议: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例如“你们是我内心深处最在乎的人,你们的一言一行带来的影响,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大,某件事儿(你遇到的)当时我是这么想的,你们的言行……我有些难过,也许可以尝试用其他方式表达你们的关心和忧虑”。
5.保持耐心和尊重:沟通需要耐心和尊重,即使父母情绪激动,也要尽量保持冷静和克制。
6.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一次没效果,那就重复以上步骤,继续做会有改观的。原因我上面说过了~ 我自己就是最好的明证。
7.最后,也是很遗憾的一点。当然,不排除有些时候,关系真的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那选择权在自己手中:不原谅也没关系。
还有一点,我看到,你有提到关于朋友一事,关于朋友,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我工作多年了,我自己的体会是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以你的性格来看,你需要朋友有可能是因为你需要认同感和从社交中去寻找价值,从而定位自己,这其实也是在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的一点点建议是:去读书,先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你就是你,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我问你,如果以你的性格,你的朋友向你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或者你并不开心的需要的时候,你会满足嘛?
你自己也说了,讨好型人格,巧了,我也是。上面的那个问题,大概是会的吧?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课题分离。我现在学会了说不,也努力的想要去做到不活在别人的认可和评价里,因为我和你一样,想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强大。我也许比你多走了半步而已,甚至都不到半步。
题主,朋友。如果你真的读到了这里,我真诚建议你多读书,上面那三本可以做个开始,你可以跟我分享,或是去微信读书留下评价给其他书友,书友也是友,一定程度上,比酒肉朋友可能要纯粹一些。不要担心分享不好,每个人看的理解的都不一样。坚持去做,你就你是你,独一无二的你。
以上是我关于你当前处境就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所能提供的所有思绪了,希望你好起来。
当你能够创造价值,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时,你的自信心自然就会提升,安全感也会随之而来。
最后,我想说,改变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需要给自己和家人时间,也需要给自己鼓励。请相信,我们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也有能力去创造它。与君共勉~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