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从树下经过,看着那挤挤攘攘的一串串,都会忍不住咽口水,不死心地站一会儿,抬头看一眼,再看一眼,低头瞅瞅不知道妈妈为啥那么馋的小孩儿,唉,如果在老家就好了,哪怕离家近也好呀。
小时候的春天,可以在屋后的树林里,从早春一直疯到盛夏。
未开花絮之前的柳树芽,遍地都是的婆婆丁,麦田里的面条菜,白花花的槐花,嫩绿绿的榆钱,一开春就可以开始吃,这边还没吃完,那边就接上了茬。
我最喜欢吃槐花和榆钱菜窝窝,所以每年春天,只要在老家,就没少爬树上墙上房,房前屋后,村里村外,似乎都有大大小小的孩子的身影,我和弟弟永远是孩子群中蹦哒的最欢的那两个。
以前在郑州的时候,到了榆钱和槐花能吃的时候,抬抬脚就回家了,想吃就能吃到嘴里。
结婚以后,老家在老远的地方,楼下倒是也有槐树和榆树,但是与老家村外的榆树林槐树林不同,小区里零星的几棵树,不特意找都发现不了,孤单地长在角落里,被修剪的直溜溜的,一看就不太好爬。
我眼睁睁地看着满树的榆钱嫩生生的,一天天,一点点,一片片变老,一锅锅窝窝头飞走了,连落到地上的榆钱,都被环卫阿姨及时扫走了,只有躲在草丛里的几片榆钱,慢慢风干成了熟悉的模样。
看得见吃不着,馋的我打开了淘宝,搜索了一下有没有卖槐花榆钱的,要不就买两斤蒸点窝窝头解解馋吧,也让小孩儿尝一尝妈妈童年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