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当空,寒星满天。门泽划桨往曹军水寨来。离得还很远,就被瞭望兵发现,出船拿住。
连夜报知曹操,曹操穿衣升帐说:“莫非是奸细么?”
答:“外表像个渔翁,自称是东吴参谋门泽,有机密事来见。”
曹操便教他进来。门泽入帐,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曹操说:“你既是东吴参谋,来此何干?”
“都说曹丞相求贤若渴,今见此问,甚不相合。黄公覆,你打错主意了。”
“我与东吴天天交兵,你私自到此,如何不问?”
“黄公覆乃东吴三世旧臣,今被周瑜当众毒打,不胜忿恨。因此想投降丞相,为报仇之计,特将此事托付给我。我与公覆,情同骨肉,来为他献密书。不知丞相肯容纳否?”
“书在何处?”
门泽取书呈上。
曹操拆书就灯下观看。内容如下:“我受孙家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原百万之师,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论智愚,都知其不可为。周瑜小子,偏怀浅见,自负其能,以卵击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我系旧臣,无端为所侮辱,心实恨之!伏闻丞相诚心待物,虚怀纳士,我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献纳。泣血拜白,万勿见疑。”
曹操在几案上反覆翻看十余次,忽然拍案瞪眼道:“黄盖用苦肉计,令你下诈降书,从中取事。还敢来骗我?”
便教左右推出去。左右将门泽推下。门泽面不改色,仰天大笑。曹操教牵回,说:“我已识破奸计,你笑什么?”
“我不笑你。我只笑黄公覆不识人。”
“如何不识人?”
“杀便杀,何必多问?”
“我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你这条计,只好瞒别人,如何瞒得过我?”
“你说说书中那件事是奸计?”
“我说出你的破绽,教你死而无怨。你既是真心献书投降,如何不明确约定时间?你今有何话说?”
门泽听完,大笑道:“就你还敢自夸熟读兵书?赶紧收兵回去。倘若交战,必被周瑜小儿擒住。无学之辈!可惜吾屈死你手。”
“为何说我无学?”
“你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非无学?”
“你倒是具体说说?”
“你无待贤之礼,我何必多言?但有死而已。”
“你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
“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只可见机行事,岂可预期相订?你不明此理,却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
曹操闻言,转怒为喜,施礼道:“我见事不明,误犯尊威,请不要放在心上。”
“我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
“若你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
“我们不是为爵禄而来,是为顺应天道人心。”
这时有人入帐,附曹操耳边私语。曹操说:“将书拿来我看。”
这人呈上书信。曹操拆看,喜上眉梢,命人取酒招待门泽。门泽心想:此必蔡中、蔡和来报黄盖受刑消息。曹操故喜我投降之事为真。
曹操说:“烦先生再回江东,与黄公覆约定,先通消息过江,我再以兵接应。”
“我已离江东,不可复还。望丞相别遣机密人去。”
“事关机密,若换人去,反倒容易泄漏。”
“既然如此,我一刻也不能停留,要立刻过江才能使周瑜不疑。”
“先生行事果断,相见恨晚”
曹操又赐以金帛,门泽不受。他辞别出营,再驾扁舟,重回江东来见黄盖,细说前事。黄盖说:“要不是公能言善辩,胆色过人,则我白受此苦。”
“我今去甘宁寨中,探蔡中、蔡和消息。”
“好”
门泽入甘宁营寨,说:“将军昨为救黄公覆,被周瑜所辱,我感到不平。”
甘宁笑而不答。正说话间,蔡和、蔡中至。门泽对甘宁使眼色。
甘宁会意,说:“周瑜小儿只自恃其能,全不以我等为念。我今被辱,羞见江左诸人。”
说完,咬牙切齿,拍案大叫。阚泽假装附在甘宁耳边低语。甘宁低头不言,长叹数声。蔡和、蔡中见状,说:“将军何故烦恼?先生有何不平?”
门泽说:“我等心中之苦,你岂能知道?”
蔡和说:“莫非想背吴投曹吗?”
门泽脸色大变,甘宁拔剑而起说:“你们既然已经看破,就别怪我杀你们灭口。”
蔡和、蔡中慌忙说:“二公勿忧。我们也把心中机密告诉你。”
甘宁说:“快说。”
蔡和说:“我二人是曹公派来诈降的。二公若有归顺之心,我当引荐。”
甘宁说:“此话当真?”
二蔡齐声说;“不敢相欺。”
甘宁大喜;“若如此,是天赐我也。”
二蔡说:“黄公覆与将军被辱之事,我们已报知丞相了。”
门泽说:“我已为黄公覆献书丞相,今特来见兴霸,相约同降。”
甘宁说:“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
于是四人共饮,同论心事。二蔡随后写书,密报曹操:“甘宁与我同为内应。”
门泽另修书一封,遣人密报曹操,书中言:“黄盖欲来,未得其便;但看船头插青牙旗而来者,就是。”
曹操连得二书,心中疑惑不定,聚众谋士商议,说:“江左甘宁,被周瑜所辱,愿为内应;黄盖受责,令门泽来纳降:都不可深信。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实信?”
蒋干闻言,挺身而出:“我上次空往东吴,未获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一定得到实信,回报丞相。”
曹操称善,立刻令蒋干启行。蒋干驾小舟,直到江南水寨边,使人通报。周瑜听蒋干又到,大喜说:“我能成功,全靠此人。”
遂对鲁肃说:“请庞士元来,为我如此如此。”
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向周瑜举荐。周瑜军务繁忙,没来得及见,先使鲁肃问庞统:“破曹当用何策?”
庞统答:“想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才可成功。”
鲁肃回报周瑜,周瑜深深叹服,对鲁肃说:“就让他去行连环计吧。”
鲁肃说:“只怕曹操奸诈,如何肯信?”
周瑜沉吟未决。正苦于没有机会,这时蒋干又来了。周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蒋干。
蒋干见周瑜不出来迎接,心中疑虑,教把船于僻静岸口缆系,才入寨见周瑜。周瑜板起脸,说:“子翼欺我太甚。”
蒋干赔笑道:“我觉得与你是老同学,特来吐露心事,何言相欺?”
“你要劝我投降,除非海枯石烂。前者我念旧日交情,请你痛饮一醉,留你共榻;你却盗我机密文件,不辞而去,归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致使我大事不成。今日无故又来,必不怀好意。我要是不念在旧日情分上,早将你一刀两断。本该打法你回去,怎奈我一二天之内,便可破曹;留你在军中,又必有泄漏。”便教左右:“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待我破了曹操,那时渡你过江未迟。”
蒋干还要说话,周瑜却出帐去了。左右取马给蒋干乘坐,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拨两个吴兵伏侍。蒋干在庵内,心中忧闷,寝食不安。
当夜满天繁星,蒋干独步来到庵后,只听得读书之声。信步寻去,见山岩畔有草屋数间,里面射出灯光。蒋干前往窥探,一人挂剑灯前,诵读孙子兵法。蒋干好奇,叩户请见。
原来三国时,能买得起书佩得起剑的人,都非富即贵。蒋干因此好奇,试图从此人身上打开突破口。
其人开门出迎。只见此人鼻子外翻,面容古怪,再加上这夜色,险些没把蒋干吓死。蒋干想到此次不可再空回,只得压住惊恐,问其姓名,答:“我叫庞统,字士元。”
蒋干顿觉如获至宝,说:“难道是凤雏先生吗?”
“正是”
蒋干这才行礼道:“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如今为何僻居此地?”
“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物,我因此隐居于此。公是何人?”
“我是江淮名士蒋干”
庞统于是邀他入草庵,共坐谈心。蒋干说:“以公之才,何往不利?如肯归曹,我当引荐。”
“我早就想离开江东了。公既有引荐之心,我们今晚就该速行。若是周瑜知道就迟了,必将加害。”
二人商议已定,蒋干连夜下山,至江边寻着原来船只,飞棹投奔江北。到了曹寨,蒋干先入见,备述前事。曹操听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分宾主坐定,说:“周瑜年幼,恃才欺众,不用良谋。我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求赐教。”
庞统说:“我素闻丞相用兵有法,今愿一睹军容。”
曹操教备马,先邀统同观旱寨。庞统与曹操并马登高而望。庞统说:“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出入有门,进退曲折,孙、吴再生,也不过如此。”
“先生过奖,还望指教。”
说完又去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庞统笑道:“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然后手指江南说:“周郎,周郎,不久必亡。”
曹操喜上眉梢。回寨,请入帐中,置酒共饮,同说兵机。庞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曹操赞不绝口,殷勤相待。庞统装醉说:“敢问军中有好大夫吗?”
曹操问何用。庞统说:“水军多病,须用良医治之。”
此时曹军因水土不服,确实很多人生病,甚至病重致死。曹操听庞统一说,更觉此人有真知灼见。
庞统说:“丞相教练水军之法甚妙,但可惜不全。”
曹操询问。庞统说:“我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曹操询问妙策。庞统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不用说人可以渡,连马都可以走,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又有什么可怕的?”
曹操离席下拜:“要是没有先生良谋,怎能击破东吴?”
“我只是胡说,还得丞相自己裁决。”
曹操立刻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曹兵听说了,都很喜悦。
后人有诗云: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庞统又对曹操说:“我观江左豪杰,多有怨恨周瑜的;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丞相游说他们。若他们能来投降。则周瑜必孤立无援,一战可擒。周瑜既破,刘备死期不远了。”
“先生要能立此大功,我必奏明天子,使你位列三公。”
“我不是为了富贵,只为拯救万民。丞相渡江,不要滥杀无辜即可。”
“我替天行道,怎么忍心杀戮人民?”
庞统拜求榜文,以安宗族。
曹操说:“先生家属,现居何处?”
“只在江边。若得此榜,可保安全。”
曹操命写榜文交给庞统。庞统拜谢道:“别后可速进兵,休待周郎知觉。”
曹操点头。庞统拜别,至江边,正欲下船,忽然岸上一人,一把扯住他说:“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门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恨烧不尽杀不绝,是吧?你们耍出这等狠毒手段,只好瞒曹操,能瞒得过我吗?”
庞统一听,魂飞魄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