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之前总称颂那些很纯静的声音和音响叫天籁之声,真不知道出处在何处,原来在庄子这里啊。人籁、地籁、天籁,区别原来如此,层层递进,境界越来越高远。
大知小知的区别就更有意思。大智若愚就在这里体现吧,我们每天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在这社会中生存,如何能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如何能让自己在舒适圈中更舒适。自认为每天的深思熟虑,每天打着为孩子好的口号,掏心掏肺的操碎了心。经常为了一次作业、一次考试,一次孩子耍态度而气的要吐血,把自己说教的嘴巴磨起泡,孩子却还在那里横眉冷对。每一次的狂风暴雨之后,都以为是最后一次的洗礼,谁知这次的事情还没解决,另一个让自己不顺眼的行为又诞生,这方唱罢,那方又起。自己每天在愤愤中思讨,这家伙何时能让我省心,其不知自己也没让自己的父母省心过吧。今天读到论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道家儒家这点是相通的吧,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的给他举例子了”。庄子的大道自然、无为而治,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和孔子的这番话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吧。经常听到顺势而为,慢养其实就是这种心理的状态,契合孩子的状态进行教导才能因势利导,否则只是强硬的扭转,效果可想而知。
孩子的问题困扰良久,读到篇文章就会联系到此,看来真是心病一桩。
网友评论